齐襄王薨,子建立。建幼年,国事皆决于君王后。
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,平原君家不肯出。赵奢以法治之,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。平原君怒,将杀之。赵奢曰:“君于赵为贵公子,今纵君家而不营私,则法削,法削则国弱,国弱则诸侯加兵,是无赵也,君安得有此富乎?以君之贵,营私如法例高低平,高低平则国强,国强则赵固,而君为贵戚,岂轻于天下邪!”平原君觉得贤,言之于王。王使治国赋,国赋大平,民富而府库实。
四十三年己丑,公元前二七二年楚以左徒黄歇侍太子完为质于秦。
燕惠王薨,子武成王立。
秦王以子安国君为太子。
赧王下
五十五年辛丑,公元前二六零年秦左庶长王龁攻上党,拔之。上党民走赵。赵廉颇军于长平,以按据上党民。王龁因伐赵。赵军战数不堪,亡一裨将、四尉。赵王与楼昌、虞卿谋,楼昌请发重使为媾。虞卿曰:“今制媾者在秦,秦必欲破王之军矣,虽往请媾,秦将不听。不如发使以重宝附楚、魏,楚、魏受之,则秦疑天下之合从,媾乃可成也。”王不听,使郑朱媾于秦,秦受之。王谓虞卿曰:“秦内郑朱矣。”对曰:“王必不得媾而军破矣。何则?天下之贺克服者皆在秦矣。夫郑朱,朱紫也,秦王、应侯必显重之以示天下。天下见王之媾于秦,必不救王。秦知天下之不救王,则媾不成得成矣。”既而秦果显郑朱而不与赵媾。
周纪五(起屠维赤奋若,尽旃蒙大荒落,凡十七年)
四十七年癸巳,公元前二六八年秦王用范雎之谋,使五大夫绾伐魏,拔怀。
秦伐赵,取三城。赵王新立,太后用事,求救于齐。齐人曰:“必以长安君为质。”太后不成。齐师不出,大臣强谏。太后明谓摆布曰:“复言长安君为质者,老妇必唾其面!”左师触龙愿见太后,太后盛气而胥之入。左师公徐趋而坐。自谢曰:“老臣病足,不得见久矣,窃自恕,而恐太后体之有所苦也,故愿瞥见太后。”太后曰:“老妇恃辇而行。”曰:“食得毋衰乎?”曰:“恃粥耳。”太后反面之色稍解。左师公曰:“老臣贱息舒祺起码,不肖,而臣衰,窃垂怜之。愿得补黑衣之缺,以卫王宫,昧死以闻!”太后曰:“诺。年多少矣?”对曰:“十五岁矣。虽少,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。”太后曰:“丈夫亦爱少子乎?”对曰:“甚于妇人。”太后笑曰:“妇人异甚。”对曰:“老臣窃觉得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。”太后曰:“君过矣!不若长安君之甚。”左师公曰:“父母爱其子则为之计深远。媪之送燕后也,持其踵而泣,念其远也,亦哀之矣。已行,非不思也,祭奠则祝之曰:‘必勿使反!’难道为之计悠长,为子孙接踵为王也哉?”太后曰:“然。”左师公曰:“今三世之前,至于赵王之子孙为侯者,其继有在者乎?”曰:“无有。”曰:“此其近者祸及身,远者及其子孙。岂人主之子侯则不善哉?位尊而无功,奉厚而无劳,而挟重器多也。今媪长辈安君之位,而封之以膏腴之地,多与之重器,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。一旦山陵崩,长安君何故自托于赵哉?”太后曰:“诺,恣君之所使之!”因而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。齐师乃出,秦师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