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去非:“言兵无若孙武,用兵无若韩信、曹公。武虽以兵为书,而不甚见于其所自用。韩信不自为书,曹公虽为而不见于后代。但是传称二人者之学皆出于武,是以能神于用而不穷。窃尝究之,武之十三篇,天下之学失者所通诵也。使其皆知以是用之,则天下孰不为韩、曹也?以韩、曹未有继于后代,则凡得武之书伏而读之者,一定皆能办于战也。”
唐顺之:“孔明之初见昭烈论三国,亦不能过。予故曰:淮阴者非特将略也。”
军事成绩
王世贞:“淮阴之初说高帝也,高密之初说光武也,武乡之初说昭烈也,若悬券而责之,又若合券焉!噫,可谓才也已矣!”
洪迈:“汉高祖用韩信为大将,而三以诈临之:信既定赵,高祖自成皋度河,晨自称汉使驰入信壁,信未起,即其卧,夺其印符,麾召诸将易置之;项羽死,则又袭夺其军;卒之伪游云梦而缚信。夫以豁达漂亮开基之主,所行乃如是,信之终究谋逆,盖有以启之矣。”
李贽:“信与沛公初见,凡说项羽处,字字拿着沛公,沛公卒受其益。”
《咸丰·清河县志》第十三卷“艺文”中记录:“韩信三篇”其小注云:“汉成帝令任弘论次兵法,为四种,其机谋中有韩信三篇。前后汉书艺文志皆载之。且云汉兴,张良、韩信次第兵法,凡百八十一家,删取要用,定著三十五家。诸吕用事而盗取之。盖淮阴人著书之最古者。”由此得知,韩信曾有三篇军事著作,这是淮阴人著书立说的最早记录。
苏轼:“抱王霸之大略,蓄豪杰之壮图,志吞六合,气盖万夫。”
杨维桢:“韩信登坛之日,毕陈平生之画略,论楚之以是失,汉之以是得,此三秦还定之谋以是卒定韩信之手也。”
徐经:“史公为淮阴惜,实不但为淮阴惜。”
陈亮:“汉高帝所籍以取天下者,故非一人之力,而萧何、韩信、张良盖杰然于其间。天下既定,而不免于疑。因而张良以神仙自托;萧何故谨畏自保;韩信以盖世之功,进退无以自明。萧何能知之于未用之先,而卒不能保其非叛,方且借信觉得自保矣。”
王志湉:“气盖世力拔山,见公束手,歌大风思猛士,为之伤怀。”
何晏:“此两将者,殆蚩尤之敌对,斥地所罕见也,何者胜,或谓:白起功多,前史觉得出奇无穷,欲窥沧海,白起为胜,若夫韩信,断幡以覆军,拔旗以流血,其以取胜,非复人力也,亦可谓奇之又奇者哉,白起破赵军,诈奔而断其粮道,取胜之术,皆此类也,所谓可奇於不奇之间矣,安得比其奇之又奇者哉。”
5
摆好后,韩信边挪动纸片边奉告狱卒:“这个方框就是千军万马的大疆场,两面各代表一方的兵力。用兵之道,贵在主帅多谋善变,通盘筹划、奇正共同,以稳定应万变……”并详细地教狱卒如何跳马、出兵等。狱卒边点头边奖饰:“奇!王爷真是个怪杰啊!”
韩信熟谙兵法,自言用兵“多多益善”,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代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:明修栈道,暗渡陈仓、临晋设疑、夏阳偷渡、木罂渡军、背水为营、拔帜易帜、传檄而定、沈沙决水、半渡而击、四周楚歌、十面埋伏等。其用兵之道,为历代兵家所推许。作为军事家,韩信是继孙武、白起以后,最为出色的将领,其最大的特性就是矫捷用兵,是中国战役史上最长于矫捷用兵的将领,其批示的井陉之战、潍水之战都是战役史上的佳构;作为计谋家,他在拜将时的谈吐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