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夫道:“蜜斯如果不嫌弃,固然来烤火。”
药夫谨慎诚恳隧道:“运气不大好,只采到两棵苦参,都不上甚么年初。”
那少女深思半晌,恍然点头道:“方腊呀?我晓得。梁山宋江,青溪方腊,都是北宋末年的反贼嘛。”又问,“那他为甚么失利?不就是叫朝廷给剿除了么?”
那药夫大吃一惊,只道事情败露,几近要暴起而逃,然他生性谨慎哑忍,再一细看之下,只见那五六个男人手皆被绳索绑住,虽各个身披绸锦,仪表不凡,但却神容疲劳,面如死灰。几人走进洞中,明显怠倦不堪,两腿颤颤,却极其端方地垂首站在那貂裘人身后,不敢稍有违背。
那药夫直愣愣地望着貂裘人,后者稳稳地站在洞口处, 乌黑一条人影将阳光尽都遮住,只要风暴仍在她身后凄恻怒号。两人四目相视,药夫心如擂鼓,两手盗汗涔涔, 他不知来人路数,又怕被她瞧出马脚, 心下实在煎熬非常, 竟不晓得时候畴昔多久。
那药夫只觉悲磨难言,想到在这荒山野岭里数年辛苦毕竟拱手让与别人,不由得肝肠寸断。但他不敢违背少女意义,恐怕再受那刮骨噬肉般地痛苦,只好忍痛道:“姥姥,您翻开我那筐,里头,里头有个夹层。”
那药夫看得心神微微一震,转眼却又惊奇更深,这清楚是个极仙颜的少女,何故这几个陌生男人却被她缚在绳上,口中毕恭毕敬,称之为姥姥?
那貂裘少女也不忙翻开来瞧,而是问:“这是甚么呀?”
貂裘少女先是安闲烤了烤手,然后轻柔问:“伯伯,你上山采的甚么药啊?”
少女这才对劲,猎奇地问道:“那么伯伯,你这筐儿有甚么古怪?如何为了个筐便要和我冒死啊?”
那少女便给绳索缚着的第一个男人一个眼风,那人赶快上前,劈手将那筐撕作两半,瞧来竟仿佛练得不俗的外门指掌工夫。那筐裂开后,掉落出一个裹了沙鱼皮子的包裹,瞧模样仿佛里头是书。
那五六个男人闻言如释重负,纷繁道:“多谢姥姥体恤。”
那少女听得绽然一笑,眉梢眼角百媚横生,这才渐渐嗔道:“你们这些披了人皮的狗牲口,真是会说话儿。”说罢,她叹了口气,道,“伯伯,你别心急。手上用力,顺次点身上曲垣、秉风、肩贞穴,瞧瞧是不是好受一些?”
她话音一落,那药夫当即跃起,两眸中亮起电光,熠熠地全无木讷浑厚之相,天涯之间举铲向她暴刺而来,口中冷喝道:“看你有没有命抢!”
“姥姥,不如要我来成果了他,免得他聒噪恼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