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经纶接过,扯开信封一目十行,看罢冷静无语。
前后一想的顷刻,心中竟忽有震惊。
向经纶便将剑匣向身前微微一推,又从信堆最上拾起一封,道:“劳烦你将此信此剑,一并送往江西上饶,交给带湖一畔的一名稼轩先生。”
她翻过一页书,昂首见辛英目送那小童拜别,目中有怔怔之色,便笑道:“辛伯伯,如何啦?”
曾九问:“这里是甚么好剑?难不成恰是龙泉抑或太阿?”
严乐生拱手道:“教主请说,部属但凭叮咛。”
辛英沉默半晌,忽而道:“向教主怀真抱素,惊才绝艳,实是我教百年可贵一见之人。何如生遭天妒,即使再如何进补保养,只怕也不很多寿。”这番话,他极安静隧道来,却也不知是同曾九说,还是自言自语。末端,他暗澹叹道:“我对不起向大哥。” 说话间两目悄悄一闭,眉纠如结,又生几分凄愤之色。
曾九却不睬他,出了院子径直往向经纶那儿去。平常这时候他不是措置教务,便是写字读书,寻到书房去准错不了。
向经纶旁若无人的冷静望纸,半晌后右手捞过案上一只笔,草草一蘸焦墨,忽而腕随心动,笔走龙蛇,力透纸背般挥毫纸上写罢一字。一字写完,笔势不竭又生一字,如此连缀不断,竟似寒江乍泻,出峡奔腾。
向经纶转向桌侧剑匣望去,沉吟半晌后,向人叮咛道:“去请严副旗使来。”
辛英没好气道:“你扯着教主大旗来作皋比,我不跟你混缠。今后快少来我这里。”想了想,又忍不住叮咛道,“你技艺未精,拿我东西与你婆婆调配还差未几。莫要糟蹋了。”
辛英瞥了她一眼,声音微恼道:“你未免也太看轻他了。”
曾九缓缓走上前去,只见他桌上汤药未饮,函件混乱,靠墙一侧横卧着一只紫檀剑匣,她从未见过。再看他纸上笔迹,起处焦黑煞煞,如天雷暴雨叱咤,愈往下行,墨渐不敷,有勾折抹转处,仿佛崩山裂壑,又如断剑折钩,及至扫尾,余墨似有如无,皆化作一片萧萧细雨,瑟瑟水痕。
陆
他一意不允,又在中基层教众中很有声望,几个教中长老一时何如不得,两便利时有摩擦,不甚相合。
向经纶抛笔在侧,仿佛知她心机,长舒一口气道:“此词非我所作。”说罢,他目光流连纸上半晌,忽而唤人道,“把这拿去烧了罢。”
而百来年间,明教分坛多有不满官吏剥削,造反起事的行动,但却毕竟饱受打压,不成甚么气候。及至朝廷愈发腐朽不堪,民怨甚沸,这才有了六十年前那一番起事成绩。
向经纶望着她,忽而发觉本日她竟很和顺。她昔日也不是反面顺,只是同本日不大一样。
曾九不动声色的窥视着他,口中缓缓道:“不知若婆婆在此,能不能救得他。”
向经纶极少驳她面子,眼下欲要说甚么却忍不住咳了几声。便又想起桌上药汤,端起来一饮而尽,才浅笑道:“唉,你还是饶了我罢。我虽自幼习武,却不是出于爱好。实乃这世上有很多事,偶然不得不以武功来处理。我与你之间,参议武斗还是能免则免罢。”
半晌,向经纶缓缓将函件折起封好,侧首向她微微一笑,观其神采,仿佛已然不萦于怀。
曾九细心观他情貌,心知这番话他倒说得非常至心实意,想来与向经纶多年交谊绝非子虚,不由微生挖苦之色。但待辛英展开眼来时,她脸上已不露陈迹,反而蹙眉问道:“再没别的体例了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