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元帝故作赧然,“虽只听懂五六分,却觉夫人所言极其有理。法家定纷止争,奖惩清楚,兴功惧暴,犯警古,不循今,时移而治不易者乱;与儒家宗族礼法,三纲五常之腐朽论调,自是高超很多,亦公允很多。”
莫说在场男人看呆了去,连李氏都有半晌恍忽。
终究把憋了两辈子的话倾泻而出,关素衣豪饮一杯,大感痛快。谁规定关家人必然要崇尚儒学?男人能够有本身的思惟,莫非女人就只能当个无知无觉的物件吗?她不平。
这也难怪。关素衣酷好素衣,一身曳地长裙既无珠玉装点也无繁复刺绣,只用暗色丝绢裹了边,反倒越显雍容高雅,堆云墨发用一根飞凤银钗挽在脑后,腮侧垂落两缕,自但是又清爽。更妙的是她的五官,无一处不精美,无一处不华丽,既有女人的柔媚,更兼具少年豪气,双目湛然若星,傲视生辉,清楚来自于书香世家,去处间却又带着几分萧洒不羁、豪情肆意,赞一句才子绝世也不为过!
关素衣并未发觉到九黎族男人埋没在稠密髯毛下的阴霾,自顾痛饮几杯,越显意气风发。
圣元帝这才蓦地回神,立即将酒杯送至唇边,豪饮几口以解干渴。与天下男人一样,他也爱好美色,对长相明丽者天然格外优容,但是明丽到这等程度,倒是平生仅见。当她抬头豪饮,唇染珠光;当她抬手重拭,如林下风味;当她漫语轻笑,似春暖花开,顷刻间,四周的喧闹喧哗尽皆褪去,阴暗逼仄转为光焰万丈,叫人只能看着她,听着她,想着她。
犹记得上辈子,九黎族初入中原,行事极其张狂,有那思惟局促的勋贵决计进言,让圣元帝实施四等人制,既将魏国公众遵循血缘分别为九黎人、色目人、汉人、南人,越往下越被剥削压迫。虽圣元帝并未批复此奏折,却也未曾驳斥,因而四等人制便应运而生。从那今后,中原人的日子便极其难过,其境遇竟不比战乱之前好上多少。
台下发作出雷鸣般的掌声,可见公众对徐广志的观点非常认同,惹得关素衣嘲笑起来,“儒学流毒无数,也配大谈治国。所谓‘刑不上大夫,礼不下庶人’,与‘君轻民贵’的说法完整相悖,即是自扇嘴巴;而亲亲相隐又可延长为官官相隐,乃至于血亲犯法全族包庇,官员渎职无人申告,久而久之,一乡一县皆民风颓烂,一朝一堂皆贪赃枉法,竟成常态,不觉得耻,反觉得荣。再过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,便已治无可治。”
关素衣死时,魏国已无种血之分,但被压迫欺侮的影象倒是永久难以消磨的。而另一方面,她接管的是儒家教诲,在心性上便显宽大,虽被徐广志恶心得不轻,却也没失掉明辨善恶之能。她恶感四等人制,却不会像那些气度局促之辈,把某一阶层的统统人划归到不堪的行列。
想到此处,关素衣摆手笑叹,“罢,交友本无分这些……”
思忖间,关素衣持续道,“倘若以孝治国,那么忠孝两难全时,该舍何者?遵循徐广志的说法,当舍忠取孝。然覆巢之下无完卵,没了国,哪来的家?不死守大国却顾小家,又如何守得住?孝悌忠信,当是忠字在前,孝字在后;若二者相悖,当舍孝而尽忠;若家国不保,当顾大国而舍小家。布施百姓,安定天下,方为大仁大义,方有千千万万的幸运之家!徐广志的眼界和格式,实在太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