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徽也反面他虚客气,欣然点头,许子畏因而邀他去城外的别业喝酒畅谈。
萧征仲微觉惊奇,不由多看了他几眼,许子畏则在一旁含笑不语,望向沈徽的眼神似有几分嘉许。
那二人倒不觉得意,早就感觉容与边幅清俊,举止温雅,不卑不亢浑不似平常家奴,因而连番相请催促,弄得容与只好告了罪,走到案前,提笔饱蘸徽墨,深思一刻,执笔写下两句:山川我正怀桑梓,水木君能共本源。相违不尽相留意,狼籍秋风酒满樽。
容与可不敢让沈徽在外浪荡,倒是想起要去拜访萧征仲一事,灵光忽现,向许子畏躬身揖道,“多谢先生相邀,只是天气不早,家主不便再去叨扰,小人倒有一事烦请先生帮手。因家主初到姑苏,想拜访萧征仲先生求一副墨宝,听闻萧先生并不见陌生访客,不知先生可否代为举荐,让家主能有缘拜见?”
那小童话音落,围观者俱都哗然。容与倒不是很吃惊,江南之地毕竟才子云集,许子畏的名头他早有耳闻,此人青年得志,号称诗画双绝,曾自刻一枚印章上题江南第一才子,只是他的书画流入都城的未几,容与畴前也无缘得见。
目睹着他本日表情大好,想是为昨晚遇见许子畏,那样的狂生在京里本就未几见,更别提朝堂之上,哪儿有人敢在天子跟前那般浮滑,是以更感觉新奇风趣儿。
脸上虽也挂着淡淡的笑,可奉迎趋奉的言辞,到底说不出口,想了想干脆不言声,规端方矩错后半步走在沈徽身侧,服侍他出门去了。
萧征仲面色一沉,怫然道,“那么萧相公此行,但是受了孙秉笔所托,来劝老夫进京应画院待诏一职?”
沈徽一笑,旋即转过话锋,引着他们聊起古籍善本这类文人雅趣,轻描淡写略过那两行手书不提,也没再去看身侧,那垂手侍立的青衣小厮。
许子畏全不在乎,抬头畅怀一笑,方对世人道,“我画的那东西,和这位朱老爷不是很相配?刚才他将我的扇子贬的一文不值,眼下,算是扯平了!”说罢,拉上沈徽,独自扬长而去。
沈徽微一沉吟,报了秦元熙三个字,是将他母族姓氏和表字凑在了一起。
沈徽看罢笑赞,“萧先生此画兼具粗细二者风采。粗笔有沈周温厚浑厚之风,又有细致工致之趣。工笔则取法于王蒙,苍润浑厚,萧洒畅快。笔墨精锐,气韵不凡,令人叹为观止。”
沈徽直言昨日与许子畏方才初见,说着笑看许子畏。后者会心,将昨日酒楼之事讲给萧征仲。惹得萧征仲听了忍俊不由,用手点着他,直笑得说不出话。
萧征仲年过半百,须发未白清矍健朗,见许子畏引客出去,搁动手中笔,含笑颌首,又对许子畏笑道,“多日不见昌圃,我觉得你又寻到哪处好山川适意去了。”
沈徽沉默半日,俄然笑问,“先生天赋既高,实非干才,又有功名在身,恰是年富力强的时候,何故如此心灰意冷,甘愿隐于尘凡贩子以书画自娱,也不肯报效朝廷尽一份心力?”
笑罢,又问沈徽,“听萧相公口音,应当是都城人。老夫分开都中有些光阴,故交未几,不知萧相公是从那边晓得老夫拙作?又是哪一幅入得青睐,可否奉告?”
沈徽含笑道,“先生所说之人该是孙传喜吧,萧某的确与他熟谙,曾听他多次奖饰先生书画成就极深,笔力不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