抱朴子曰:四渎辩源,五河分流,赴卑注海,殊途同归。色不均而皆艳,音分歧而咸悲,香非一而并芳,味不等而悉美。
抱朴子曰:人有识真之明者,不成欺以伪也,有揣深之智者,不成诳以浅也。不然,以虺蛇为应龙,狐鸱为麟凤矣。
抱朴子曰:潜朽之木,不能当倾山之风,含隟之崖,难以值滔天之涛。故七百之祚,三十之世,非徒牧野之功;背叛之败,鹿台之败,不始甲子之朝。其强久矣,其亡尚矣。
抱朴子曰:三辰蔽於天,则清景暗於地;根草亥蹶於此,则柯条瘁於彼;道失於近,则祸及於远;政缪於上,而民困於下。
抱朴子曰:膏壤在草亥,而枯叶含荣;率俗以身,则不言而化。故有唐以鹿裘臻承平;齐桓以捐紫止奢竞。章华构而丰屋之过成,露台辍而玄默之流行。
抱朴子曰:激修流扬朝宗者,不成以背五城而跨积石;舒翠叶吐丹葩者,不成以舍洪草亥而去繁柯。败源失本,鲜不枯汔,叛圣违经,理不弘济。
抱朴子曰:毫厘蹉於机,则平常达於的;与夺失於此,则善否乱於彼。邪正混侔,则彝伦攸斁;功过不料,则庶绩以崩。故明君赏犹春雨而无霖淫之失,罚拟秋霜而无诡时之严。
抱朴子曰:物贵济事而饰其末,化俗以德而言非其本,故绵布能够御寒,不必貂狐;淳素能够匠物,不在文辩。抱朴子曰:冲飚谧气则秋蓬山峙,修纲既舒则万目齐理。故未有上好谦而下慢,主贱宝而俗贫。
抱朴子曰:立德践言,行全操清,斯则富矣,何必财宝之崇乎高贵其志,不降不辱,斯则贵矣,何必青紫之兼拕也俗民不能识其度量,庸夫不得揣其铨衡,是则高矣,何必凌云而蹈霓乎问者莫或测其渊流,求者未有觉其短乏,是则深矣,何必洞河而沦海乎四海苟备,虽室有悬磬之窭,能够无羡乎铸山而煮海矣。身处鸟兽之群,能够不渴乎朱轮而华毂矣。
抱朴子曰:淇卫忘归,不能无弦而远激;振尘之音,不能无器而兴哀。超俗拔萃之德,不能建功於未至之时。
抱朴子曰:无当之玉碗,不如全用之埏埴;寸裂之锦黻,未若坚完之韦布。故夏姬之无礼,不如孤逐之洁白;繁华之多罪,不如贫贱之履道。
抱朴子曰:不睹琼琨之熠烁,则不觉瓦砾之可贱;不觌豺狼之彧蔚,则不知犬羊之质漫。聆白雪之九成,然後悟巴人之极鄙;识儒雅之汪濊,尔乃悲不学之固陋。
抱朴子曰:人才无定珍,器用无常道,直趋者以适世为奇,役御者以应时为妙。故玄冰结则五明捐,隆暑炽则裘炉退,高鸟聚则良弓发,狡兔多则卢鹊走,兵戈兴则武夫奋,韶夏作则文儒起。
抱朴子曰:浮海沧者,必精占於民风,故保利涉之福。善莅政者,必战战於得失,故享惟永之庆。故暗君之所轻,盖明主之所重也。亡国之所弃,则治世之所行也。
抱朴子曰:浑沌之原,无皎澄之流;毫厘之根,无连抱之枝;分寸之烬,无炎远之热;隙穴当中,无炳蔚之群;钩曲之形,无绳直之影;叁差之上,无整齐之下。
抱朴子曰:澄精力於玄一者,则形器可忘;邈高节以外物者,则繁华可遗。故支离之,伟造化而怡颜;北人箕叟,栖嵩岫而对劲焉。
抱朴子曰:明铨衡者,所重不成得诬也;仗法度者,所爱不成得私也。故得人者,先得之於己者也;失人者,先失之於己者也。未有得己而失人,失己而得人者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