兄弟两人是以积怨翻脸,袁术转而与幽州公孙瓒以及陶谦缔盟,袁术为首,与绍相互争霸。但是群雄大多凭借袁绍,袁术怒骂别人宁肯跟随本身“家奴”(指庶出的同父兄长袁绍)也不跟随本身,还写信给公孙瓒说袁绍不是袁氏子孙。
占玺称帝袁术以为奥秘谶纬预言:“代汉者当涂高。”说的就是自已。《资治通鉴·汉纪五十四》记录袁术篡夺了孙坚在洛阳所拾获的传国玉玺,作为称帝的根据。197年袁术于寿春称帝,国号仲家(《资治通鉴·汉纪五十四》:“袁术称帝于寿春,自称仲家”;《三国志·魏书第六·董二袁刘传》的裴注引《典略》作仲氏),置公卿,祠南北郊。但是袁术称帝的行动引发各方的恶感,因为袁术即是否定了被作为盘据角力的汉朝天子。
汗青评价
范晔:“术虽矜名尚奇,而本性骄肆,尊己陵物。及窃伪号,淫侈滋甚,媵御数百,无不兼罗纨,厌梁肉,自下饥困,莫之简恤。”“焉作庸牧,以希后福。曷云负荷?地堕身逐。术既叨贪,布亦翻覆。”
陈登:“公路骄豪,非治乱之主。”
董卓入洛阳后,欲废汉帝,为拉拢袁术,乃表术为后将军,袁术不肯凭借,惧祸逃往南阳。
天灾**时天旱岁荒,士民冻馁,术由是遂衰。又术既称天子,淫侈滋甚,媵御数百。部曲陈兰、雷薄叛变,掠粮草奔于灊山。袁术欲将归帝号于绍曰:“汉之失天下久矣,天子提挈,政在家门,豪雄比赛,分裂疆宇,此与周之末年七国分势无异,卒强者兼之耳。加袁氏受命当王,符瑞炳然。今君具有四州,民户百万,以强则无与比大,论德则无与比高。曹操欲扶衰拯弱,安能续绝命救已灭乎?”袁术于199年投奔袁绍宗子时任青州刺史的袁谭时,在路上为刘备军所挡下,术不得过,复走寿春,问厨下,另有麦屑三十斛。时盛暑,欲得蜜浆,又无蜜。坐棂默上,感喟很久,乃大宛曰:“袁术至于此乎!”因顿伏默下,六月,呕血斗余愤而病死。
孔融:“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?冢中枯骨,何足介怀。”[1]陈圭:“暹、奉与术,卒合之军耳,策谋不素定,不能相保持,子登策之,比之连鸡,势不俱栖,可解离也。”
袁术很快成为众矢之的,不久就接连遭到孙策、吕布、曹操三方的叛盟与打击。起首是孙策在江东离开袁术而自主为一方霸主,逐走袁术任命的丹杨太守袁胤,并连带使得袁术的广陵太守吴景、将军孙贲在收到孙策的手札后弃袁术投孙策(两人皆是孙策的母舅与堂兄),使得袁术丧失广陵、江东等大片地盘,权势为之一挫;其次是吕布大败袁术军,在淮北大肆抄掠;第三是曹操在袁术侵陈时,大败袁术,袁术再度奔逃到淮南。别的谢承后汉书曰:“值袁术僣号,兄弟忿争,天下鼎沸,群贼并起,陈与比界,奸慝四布,骆俊厉威武,保疆境,贼不敢犯。养济百姓,灾害不生,岁获丰稔。后术军众饥困,就俊求粮。俊疾恶术,初不该答。术怒,密令人杀俊。”术得陈粮草后,当时舒仲应为术沛相,术以米十万斛与为军粮,仲应悉散以给饥民。术闻怒,陈兵将斩之。仲应曰:“知当必死,故为之耳。宁能够一人之命,救百姓于涂炭。”术上马牵之曰:“仲应,足下独欲享天下重名,不与吾共之邪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