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完他们,便轮到了写文章诬告诽谤宋县令的才子儒生们。
“辛酉年大旱,你家堵了沟渠,我们里长带人讨水,却被你打折了腿!”
这也是黄大人平生听到的,最清脆、最震憾的一次“彼苍”。
不能乱。
他们这阵子只顾着告状,竟没重视府里新来的通判就是王妃的亲人,而这个桓通判与宋时的交谊也极重,在两家退婚以后竟没打压宋家,反而与他们仍同亲戚般走动……
不一时,门外拥堵的人群中同时响起了“钦差大人”“彼苍”的呼声,一浪压过一浪,有节拍地动员四周百姓同呼彼苍,请黄大人持续鞠问其他同谋。
桓凌有些受宠若惊:“怎地还能有我?”
“……既诬告县令枉法滥刑,依原罪本该杖责一百,流二千里,诬告罪以原罪再加三等,依律拟为绞监候。行刑以后,且将他二人投入狱中,等武平县再审其家中田产、银钱等案!”
黄巡按不动声色地挺直腰板,神采更加端严,唤人再拉那几个到省里告状的人上堂,一例地剥去衣冠,拉下去打。
桓侍郎因退亲之故,觉着对不起宋家,特地送了个后辈来赔偿!
他们从一开端就错了!宋家不是没人撑腰,宋桓两家更从未分裂过!
桓凌一身风尘, 衣角被露水打湿的陈迹还没干透, 神情举止却涓滴不见疲态, 躬身上前, 利落地应一声“下官服从”, 便即走向廊下, 去找宋县令商讨起该缉捕哪些犯人。
那位府通判……那位府通判的脸现在与他影象中另一张脸重合,恰是早在宋时治水救人时,就在王家别庄与他们见过面的,自称宋时兄长伯风的人。
固然他传闻宋时去堵决口的地点不在汀州而在武平境内,但职责、孝义大节在先,这点细节也不须辩白了。
他吸了吸鼻子,把头转到桓凌耳边,低声说:“《白毛仙姑传》前面的内容可略微改一改,改成黄大人作主,我爹伴随作主。受害的百姓们在堂下争诉王世仁的罪过,然后上堂一次审清,不要一个个地唱了。然后还要加上你……”
一样倾诉不完的罪过,一样令闻者悲伤的悲苦,一样直击民气的力量。
惨烈的挣扎叫喊声从堂上响起,门外百姓又是一阵冲动,另有人弄了炮仗在门外点起,噼噼啪啪的声音几乎盖过了巡按大人断罪的声音。宋导演立即派壮丁劝人浇熄炮仗,又派职业观众在门外呼喊彼苍,动员百姓的正面情感。
林廪生紧握双拳,哑声道:“门生并无此意,门生只是……”
林廪生脸皮猛地一抽,下认识回顾看向门外――只看到粉墙乌柱,两壁寂然侍立的皂班,却见不着庭中的人。
“打!”
林家父子在底下齐声叫着“我有功名”“我要赎杖”,黄巡按只如不闻,扔下一把红头签,命衙役拖下去打。
难怪他一个举人县官就敢查隐田隐户;难怪他报上去的罪案府里便给通过,他们这很多家人搭上无处银子,四周拜托都按不下那些旧案;难怪黄大人清楚是他们从府里请来查处宋家父子的,到了武平却俄然要微服私访,还叫留下的从人请兵丁抄了林家……
他在别庄、县衙住的那些日子一向以宋家子侄自居,连姓氏都不敢透露,如何现在倒大风雅方认了?
“大水当前,确切顾不得就任的烦琐礼节。又未曾违误朝廷刻日,于礼法情面都该谅解。”黄大人一语断罢,收起脸上宽和的笑容,扔下几支红头签,冷然叮咛道:“越级上告武平知县、越级上告汀州府管事通判……剥去衣冠,先打一百杖再审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