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拱悚然,不悦道:“我可不是刘晦庵!彼时武宗已十有五,李西涯只是暗通刘瑾取容,如此罢了。目今皇上才十龄,江陵与冯保交通,凡吾一言,当即报保,使从中假旨梗我,而彼袖手旁观,佯为不知。如此,我尚能够济国事哉!”
“唉——”高拱长叹一声,“叔大毕竟跟随我二十余年,有报国之心,治事之才,非庸碌之辈;也并未公开与我分裂,我不忍他背上勾搭寺人的恶名,若他能幡然悔过,与我辈一道行正法正理,于国于私,都是功德。”
高拱沉吟半晌,道:“先皇骸骨未寒,幼主甫登大位,本不该扰攘。但既然冯保阿谁宦官胆小妄为,咄咄逼人,窥视权益,不能不反制了!”
“李邦珍的本,先放放。王宗沐的本,批交吏部、户部议赏。”高拱定夺道,他看了高仪一眼,“南宇,入阁月余,有何观感?”
高仪感喟一声:“但是,又有甚体例呢?”
高拱喊了声:“来人,叫通政司韩通政来!”
高仪出去,把疏稿看了一遍,道:“堂堂之阵,正正之旗。”
这件事,是他半个月来几次思忖过的,是以下笔如流水,只半个时候,洋洋数百言的奏本,就脱稿了。他一边叮咛书办誊清,一边在室内盘桓。
高仪长叹一声,道:“新郑所言允当,自是大丈夫事,然祸福未可逆视,我固不敢助新郑行之,亦不敢劝新郑止之。”
只看了一半,高拱就抚掌道:“嗯,陆立德说得好!足可代表朝野心声!”
韩楫嗫嚅道:“门生闻得,向来除君侧者,必有内援。大略权珰占有深固,非同类相戕,必难摈除。如宪宗朝汪直,则尚铭挤之;武宗朝刘瑾,则张永残之。单靠外廷儒臣,甚难与之争胜负!”
“师相,此时,似不宜冒然对冯保建议反制。”韩楫躲避着高拱的目光,低声道。
“是啊师相!”雒遵镇静地说,“陆立德先说,先帝察知冯保非善类,故一向不让他掌印;继之质疑冯保矫诏:让冯保掌司礼监,若果是先帝意,则数日之前何不传示,而乃传示于驾崩以后;若果是新皇之意,则是时新皇哀思方切,何暇念及汲引一个寺人?这诘责真是掷地有声!加上陆立德其人一贯持正,声望素孚,他站出来质疑,委实有压服力!”
朝中百官,对《登极诏》里的那些说辞并未在乎,只是对授冯保顾命惊奇仇恨不已。程文、雒遵也摸不透高拱因何感喟,他们是身分知高拱不肯把精力用于勾心斗角之事,特地来讲服他的。至此新旧瓜代的敏感期间,对方已磨刀霍霍,师相竟收回无可何如的感慨,让二人既骇怪又绝望。
高拱沉吟半晌,道:“你禀报江陵,此本是制止寺人干政的。只要内里准了这道奏本,科道已相约具本劾冯保,按此本所奏,内里只能批交内阁票拟,届时内阁拟票逐冯保,宮府为之一清,自可同心合力,持续复兴大业!这是为国立一大功。值此关头时候,望他分清是非,不要犯胡涂,贻笑后代!”
高仪指了指手中的文牍:“另有一本,操江巡抚李邦珍,替安庆知府查志隆摆脱的。”
“伯通,内阁要上公本,须江陵也署名,你去天寿山一趟,面呈江陵。”高拱拿出封好的疏稿,交给韩楫,“快去快回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