阮大铖起家昂首而拜,双目渐赤,感同身受之下很天然的滚落了几滴眼泪。
以臣愚计,联虏平寇之际,陛下当密敕江北,武昌诸将奋同仇之气,大整军旅。比及秋冬之时,闯逆被东虏管束于三晋,陛下则顺势调遣江北四镇,进取河南,兵临山陕。
再令武昌左镇出兵以入武关,令川中良将如秦良玉者协同左镇,或攻闯逆之胁,或拊闯逆之背,使闯逆挡其一面,而我军攻其三面,到时不但逆贼能够一举荡灭,而灭贼大功不必全出于东虏,则大明之威尤在,以之震慑东虏,如此方能保得久安,是故取为第一义。进取不锐,则守御必不坚。”
流贼与东虏,国度事力难支两敌,而与东虏会师杀贼,为我朝先帝前后报仇,虽蓄谋难测,而执词颇正。与之通好,以便并力于西,尽力平贼,此亦谋国之苦心也。
“先生快快起家。”
阮大铖侃侃而谈道:“自东虏背叛以来,兵帑不解几三十年,国中浪费,实为祸本。
所谓蛇无头不可,为今之计,首要的便是将史可法调离内阁首接之位,先断其首,以削其势。”
当此时,陛下更应奖惩清楚,重立法纪:对廉洁爱民、忠君报国者不吝重赏;而对贪酷害民、放肆无人臣礼者则应严惩不贷,务必使天下文武臣工知国法、明奖惩,不敢玩忽职守。如此政令通畅,大事可为。”
何况江北诸镇俱是放肆难制之徒,先帝在时,尚且对诸将无可何如,史可法一介墨客,短时候内有何本领能让他们昂首服从?
阮大铖放低声音道:“将多兵众,不成以敌,使其自累,以杀其势。在师中吉,承天宠也!陛下,可知此计?”
“不当不当!”朱由桦闻言,下认识的摆了摆手,皱眉道:“现在党人在中枢已经势大难制了,再让党人之首的史可法节制四镇兵马,得了兵柄,岂不大大好事?”
光阴好似就此停止,正在不安之间,天子终究开口道:“先生刚才纵论军政很有观点,朕心甚悦,然今大明法纪废弛,君威不振,不但某些枢臣尽情妄为无人臣礼,各地守将也有放肆不遵号令者,先生之计再妙,不能付诸行动终为镜花水月啊!”
朱由桦点了点:“那我朝该如何自强呢?”
长篇大论过后,阮大铖微微调息,检察天子的神采,却见天子低头深思,好久不言。阮大铖不知天子心中在想甚么,是喜是怒,又回想起本身刚才说话慷慨激昂,指导方遒间大非常日的谨慎谨慎,心中不免有些揣揣。
“依先生的意义?”
“是连环计!关键是,该如何使出呢?”
“天子受辱,此人臣之过也!臣不能分君上之忧,真是罪该万死!”
朱由桦等的就是他这句话!
“这体例好是好!只是……万一史先生不从呢?”朱由桦有些踌躇的道。
“何解?”
“内阁中的东林们之以是如此强势,全仗着首接史可法之势,史可法在东林中德高威重,党人皆愿听其批示,如此沆瀣一气,高低通同,陛下势难抵挡。
“天然不能直接调他走。陛下可暗令亲信写一份奏疏,荐举与党人有龌鹾之臣总督江北军务,史道邻定然不会应允,且感觉这个一个拿到兵柄的机遇。
阮大铖被朱由桦扶起后,语气哽咽的道:“陛下且宽圣怀,微臣鄙人,愿效死力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