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欲善调身心而行精进,当须心想,常念于道,无有废失,于本身行,饮食起居,随有节而便宜,修之身,莫伤于身,养其精,莫损于精,育其神,莫耗其神,心志埋头,莫二趣行,如有偷心,便是损德,德之损缺,不入圣流,虽得圣法,不得圣心,于凡界然,于圣界堕暗。
真道空空,无统统着而容统统,若只宣道义,虽含万法,而迷昧者不见,汝等常爱此血肉身命,以此为我,珍惜长生,本日乃说修真法略:
固然有的民气趣五欲,但只要他还同时有向道知见,非论正邪,都是敬爱之人,固然有正道伤害世人很广很深,但他们归正以后,为当世众生所做的也会更多更广,他们今后将要成为至圣,福泽万世,悠远流长。
以心为业,以业为心,心中生德,业化德相,随德化行,乃有善恶,因而福业障业随生,其底子处,便是心动,若心尚无,则无人间,无始无终,何有生灭?第一世未有,何来循环?
人间统统病,底子在缺德,
问:重归于浑沌吗?
比方渊静,虽有九种,而于凡夫工夫,只得一二,若不得此静定明细,则不入第三层工夫,一世不知凡之境,不测凡夫与修行人二种身心不同,是故修行至于还丹,亦为凡夫工夫,尚不灵明,缺智少慧,不名筑基完成,另有一步,需求踏入。
当因而时,灵心精力,凝练和合,五行之精、阴阳之气、一元之神,三者和合,产出新物,此物从有而归虚无,从虚无而产出,是故名为虚无灵胎,亦名道胎。
天癸浊精,所来之流派,生而具有,十四岁时,天命所至,生门即闭,从生而趣于死地也,因而浊精从生人之户流出,渐趣死道,离长生矣。
问:打坐或常日应物接事时,忽而小腹炽热非常,此时顿感浊欲大起,不知此时该如何化欲归静?
颂:
逆修之法,初即寂静,收听返视,先从形体之血气起修,何故故?因气血乃为精元之所生,气血不纯,则精气不生,是故先纯气血,后生元精,初修虽不能自测腹内构造,然其理实存,是故从腹而起,气血精力,乃为会聚,此乃粗糙精气,非精华也。
答:偷心有三,一者自欺,二者欺人,三者自欺欺人,自欺者不求精进,于懒惰慵懒,长用其心,以少为多,以小为大,以卑贱为高贵,欺人者贪求名欲功利,爱好争上,于高大名号,专好求取,巧行机心,勾心斗角,以胜报酬乐,盗取劣欲,浊染身心。
天癸未出,十四岁前,其精何所运转哉?盖因人身,百脉之阳,在乎督脉,督脉真髓,在乎脊柱,此为天柱,通天彻地,把握人身六合气运。
玉液炼形,天然之事也,洗练血肉骨髓,脏腑精元,亦要洗练,五脏当中,各藏其神,肺藏七魄,肝藏三魂,灵魂二气,一白一青,白有七性,青有三性,白魄各有性,以性而为名,青魂亦有性,各个有其名。
诚笃做人,刻薄做事,
是故贤人,为腹不为目,实其腹而虚其心,以养天赋纯洁之性也,此乃真修性者,修得此性,其命必成,不修此性,命必夭丧。
若身心修为具足者,能善用火候,则灵蛇不燥,灵魂俱安,因而吵嘴乃现,心便得悟,始聪明,垂垂聪明,至于身心,亦能健忘,豁然统统于静定中,识神归元神,元神融识神,民气归元,乃名元心,顿时灵明,六合一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