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洞玄指略 > 第十三章:修真纲要

我的书架

以愚痴言,作如是说,实修者谨慎处置,丙申年三月廿七日记之。

以无等伦故,能生统统伦,或一或二三,统统皆同真。

若欲得一,先须知众,众尚不明,鲜有测一者,是故初学修真者,抢先安止身心,使一日纷飞之思虑处静处,居静时,安隐当中,心得歇息,安其心时,其身亦安,止其心时,其身亦止,如是身心,皆得歇息,于此歇息,能离人间狼籍,能生离常世温馨,静息身心,则精气如六合**天然生,身得养也,心如晴空,乱云不扰,心得开朗。

聪明何所来,无智无慧地,以二元入一,一归〇亦灭。

正邪不争斗,明暗任悠游,心不取于法,能取统统法。

修真之士,更不成起骄易妄傲之心,不成以自修年事做不同知见,于民气中,光阴如幻,不成计着此中,堕迷妄海,修真之士,亦不成因世人身份职位不同而较量修行短长,人身有别,心无不同,身份有别,道无不同,自发得是,贼心机也,不成认贼为子,自害身心,亦害别人。

心性若伏,其身天然安止,心包太虚,何况骨肉乎,心性安好,血气自静,精气自宁,神天然清灵,因而内明身心,天然闪现,涵养其明,名为内修。

身为渡河舟,斯须即到岸,以此斯须法,性命一等习。

真情非无情,无诸妄情也,痴迷恩仇内,妄情岂至心。

器薄者分修,以肉立命基,渐弃于妄心,妄尽亦名真。

过往人间,众生身心,皆顺六合法例,是故寄心于品德,寄身于六合,无诸造作,而成圣贤,涵养完整,自成真仙,如是简易之法,后代之人可见而学不能成,盖以身心根器不达故,人之心德,渐以思路计算而庞大,因而后代乃有存思寄想之法,或观或守,多从心性动手,直入底子,趣从上古。

颂:

世人学静时,难离常日思惟风俗,各种思议,欲将思路依托于某处,若心无依托,则乱想纷繁,是心不收也,若心暂收而妄意常动,是性未摄也,当以放心而收乱心,当以定性而摄妄情,修习谙练,天然得定。

此中清净人,心恒居胜净,念想如诸物,彼情在物外。

莫论身心于教派,此意便是边见人,

妄情本因真情生,妄心亦是至心童,撤除妄性邪乱性,纯真一性自圆明。

本已染毒重,身心有苦根,中毒本已苦,拔毒苦作乐。

心挂于一念,第二念不挂,二念尚不挂,何可挂万念。

无所依处依统统,二归一亦有依,无依而依统统依,统统依于无所依。

法义说于统统众,世人只取人法义,非人法义非人取,得法舍法第一义。

如欲修真,先知始终,知始终已,不急不躁,垂垂修持,至于圆行,最上之事,从最下为之,故应善修其本,从最粗浅,点点滴滴,不生懒惰,统统能作者,皆作成美满,毫末之木,乃可参天。

渐修其真者,系念于当前,至于忘身心,一念不能动。

颂:

以六合法例,顺六合摄生。

非一亦非二,非有亦非无,圆妙大道乡,离统统考虑。

此等不破正邪、不睬清浊、不裁善恶之法,此法不法,名之为法,实没法也,唯修圣德,神明深行,不取统统法,以不取心而行法,行统统善法而得成此无善恶法,此法最易体味而最难修行,比方虚空甚易知见,而甚难行入,世人行在明暗以内,亦在虚空当中,独不能离明暗而入虚空。

推荐阅读: 大理寺小郎君     谋入相思     杠上腹黑王爷:凤凰胎记隐藏的秘密     郁先生,夜深请关灯!     快穿:本宫又活了!     无敌大神豪败家系统     十界主宰     造物全是神话级,被国家宠上天     从垃圾工到星空战神     最强慈善系统     无仙     以身养魂    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