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浮生・宣华录 > 第四十三章

我的书架

失帽者,恰是拄杖前行的鹿虔扆,银丝白发之“鹿太保”。鹿太保亦是进士出身,诗作繁多,也学时人作曲子词得引赞叹。《花间》录词六首,尤举《临江仙》。传言三岁能诗,七岁因《周公辅成王图》发愤以文辅政,誓于文史上辟一方净土,留一笔清辉。遂于弱冠之日,按《礼经》之制着深衣,戴五常冠,徐行而跬步,正襟而居谦。朝臣皆知,五常冠为鹿太保的“面子”,经常口念“若后代文人许我‘白发威冠’之隽誉,则当死而无憾矣。”而此时,鹿太保白发微乱,又为人劈面掀冠,自当羞忿难忍,一手拢发,一手提杖穷追。

木鱼子曰:

孟昶仪仗驾临,一幅群雄并起的升腾之景忽如帛画般定住,沸腾之声亦突然固结。

劝说一旁主持公道者为毋昭裔,广政三年(940年)受命分判盐铁,次进左仆射,位兼宰相,人称“毋相”。毋相博学有才名,精经术,喜诗书,“堆秀”一议便是由其主导,本意借“花朝”之期,以《花间》为序,邀蜀中文士会聚痛饮,成绩一段嘉话。谁料饮宴未开,便入了这“文人相轻”的怪圈,实乃始料未及。

孟昶欣悦,马上着令开卷录选。

口传之谓不朽?哀生之斯须,人寿偶然尽。三世而易代,终向无人知。

至于近前之《温韦双秀图》,乃根生于蜀土,苗发于西园,缀锦于前朝,实成于《花间》。温八吟而成韵,韦多情而建语,遂有杨柳大堤之句,芙蓉曲渚之篇,誓将莲舟之引唱尽,好把珊瑚雕栏拍遍。时体物而浏亮,移讽谏于赋野;时缘情而绮靡,分奢香于诗国;时秾艳而华丽,泼彩墨于山川;时疏淡而明秀,点朱砂于美人。知音自度,暗合平仄,纵情而舞,入乐而歌,开一脉浊音,延绵后代,展一派风云,万古流芳。西蜀双璧,曲词双宗是也。

时遇廖公公气喘吁吁,迎头来报:“北面墙薛侍郎掀了鹿太保的帽子!”孟昶闻讯若惊,领着仪仗便直奔北面墙去。

“吾皇万岁,万岁,千万岁!”孟昶背回身,享用着熟谙动听的呼喊之声,想着能在文史域尚能找回“圣主”之感,也算有一丝安慰,此前忿忿不平之气突然消逝,固随便拾起一卷《花间》书柬,赞不断口。

孟昶含笑:“朕觉毋相之言甚是可取!众卿觉得如何?”

路子神武门,三千玄甲兵士阵容浩大地进驻东毬场,铁盔掩面,向着高高在上的神武殿呼喊震天。孟昶仪仗忽而旗号斜迁,低头望踵,疾步前行。

韩琮?莫不是吟咏《柳条诗》“何必思惟千年龄,谁见杨花入汉宫”而为蜀中青少竞相摩效之人?此人传闻不喜交友,此时晃眼亦未见踪迹。

刻石之谓不朽?沧海变桑田,石漠化灰尘。纵使今夕在,一朝要义改。

唯精力谓不朽。丽华去存质,融入民族魂。风骨气神韵,生而俱有之。

李国史姓李名昊,字穹佐,高祖朝已为掌书记,凡是表奏书檄皆出于昊手。孟昶即位,看重文史功事。昊因精工雅韵,又嗜藏文籍,得命监修国史,为当朝文臣所顾忌。现在碰了这刻石留名,走顿时墙之事,除毋相外,把稳得奉养好国史大人。而现在,欧阳长笛并不为本身所求,乃举荐自家外甥韩琮。

推荐阅读: 被女神捡来的赘婿     苍天剑歌     西游之穿越诸天     我自地狱来     将门女的秀色田园     情深予你烬成灰     总裁老婆很傲娇     网游之神药师     重生之傲娇军嫂     报恩许可证     误入狼怀:老公放肆疼     打造基地:一不小心制霸末世    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