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蕉林驻守数日,符儿已摸索出一套圈套见效之法:一则阱口要平。符儿抽出尚木枝,先将其搭在圈套上,再覆之以蕉叶,使其不至于凸起。二则不着陈迹。在圈套四周要横放更多的蕉叶,与圈套处融为一体。三则声东击西。在离圈套不远措置几处波折,使猎物遵循预定之线路准准地朝着圈套靠近。四则隐身阔别。符儿将绣金铃与影幻纱制成彩铃发带,操纵影幻纱自在伸缩变幻之特性,一头系于尚木枝,另一头延长至一里开外符儿藏身之地。如此,铃铛一响,自有猎物奉上门来。
白狼夜奔灵光现仙女下凡世事情
后唐同光四年(926年),李嗣源被派往魏州弹压兵变,却不想自家军队带到魏州亦产生兵变。李嗣源为表忠心,决定单身回朝请罪。当是时,帐下之婿石敬瑭尽力劝止,极言反对,阐发情势,晓以短长,劝其操纵叛变之霸术取自主,李嗣源迫于无法,依石敬瑭之计,以平乱为由,招得叛变之军折返,入主洛阳。
仙姑令九儿驻守此林等候白狼来投,且用“诛仙罗盘仪”在一开阔地卜算经纬,得寻一坑,复又以蕉叶盖之,意在以此为圈套,势必将白狼活捉之。
贤女言:“蒙学已授三载,本应各方汇题以考之,今时况告急,只一题教尔即是答。曰:何谓德?何谓道?何谓乾?何谓坤?何谓事?何谓神?”
克日,仙姑夜观天象,发明天狼星北奔而渐隐,南极星忽明而乍现,更喜的是银河之上或有两道灵光,卜算乃知此天光将于七月初七来临人间。仙姑当即明示族人,择日下山。族人敏捷将此美讯传遍全部黛眉神山,轻风吹过处皆能听闻笑声。
交代安妥后,仙姑便欲往东南边向去。临行前再次叮嘱九儿道:“若遇生人,万不成言及神山之事。”九儿点头领命,言将以符儿自称。
九儿亦按捺不住心头之喜,想到前有“三年之约”,后又逢着仙姑昭告下山之期,乃知涉世机会已至。而仙姑向来垂彼苍意善听民意,遂煽动阿大阿2、小五小八等人一同前去长生殿向仙姑要求。仙姑见状,便知是九儿之意,本偶然过早带其下山,但仍命司礼贤女制题遴选之。
阿二答曰:“《道经》有言: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恒名。”
一说是因西晋武帝最喜芭蕉听雨之境,但中原不易栽种,便命人在此移植培养,存活者可入皇宫之华林园供以观瞻。一说为大唐天师袁天罡亦喜芭蕉,先人于其陵墓四周皆莳植此树,但天罡之墓究竟在那边,无人能说得清楚。
石敬瑭告李嗣源曰:“新主当政应有革于前主,前主豪华侈糜,则当朝者应务从宽仁俭仆。”因而开释前朝宫女及未沾雨露之妃嫔,以显皇恩浩大。
贤女评曰:“阿大只言德,阿二是言道,小五德道皆有言,小八乾坤系德道,唯有小九诸神之事尽言之也。”评毕,遂点头表示九儿。
小五答曰:“《礼记・大学》有言:大学之道,在明显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
小八答曰:“《象传》有言: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阵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潜龙勿用,阳鄙人也。见龙在田,德施普也。整天乾乾,几次道也。”
九儿答曰:“《易传》有言:一阴一阳之谓道。继之道,善也;成之者,性也。仁者见之谓之仁,知者见之谓之知。百姓日用而不知,故君子之道鲜矣。显诸仁,藏诸用,鼓万物而不与贤人同忧,大德大业至矣哉。富有之谓大业,日新之谓大德。生生之谓易,成象之谓乾,师法之谓坤。极数知来之谓占,通变之谓事,阴阳不测之谓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