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具铜人,在战乱中失落其一,所存一具,藏于明太病院的药王庙里,但这具铜人,是经元世祖至元年间(1264—1294年)重新修铸过的。这些前朝遗物,因年代长远,到了明英宗正统年间(1436—1449年),石刻笔迹已漫漶不清,铜像睮穴也已暗淡莫辨。明英宗号令新建太病院时,砻石范铜,重修《针灸图经》石刻和仿铸针灸铜人,置于院署,以供法度。明嘉靖时,针灸学家高武曾铸有铜人三具,男妇孺子各一。明万历中,医官杨继洲,又于太病院铸铜人一具。以是自北宋以来,前后共有针灸铜人七具。清末地安门外太病院新署“铜神庙”内供置的不知是哪一具铜人。
金代大抵上也仿宋朝,在宣徽院之下设太病院、尚药局、御药院。太病院内设有提点、院使、副使、判官、管勾、正奉上太医、副奉上太医、长行太医。兼有医学教诲性子,培养各科门生,以良好之学员弥补太医之职。
明、清期间正阳门(俗称前门)内的东交民巷(原名东江米巷)一带,曾是很多衙署的地点地。在这老百姓望而生畏的处所,有一个非常特别的机构,那就是为皇家治病的太病院。
元朝太病院,秩正二品。开端时长官为宣差,后改成尚医监、太病院提点等。其行政附属于宣徽院,最高长官之下设院使、副使、判官等项目。元朝太病院掌管统统医药事件,官员品秩遍及高于任何朝代。
明朝宫廷除为天子办事的御药房外,还设有专为皇太子、后宫嫔妃和王府办事的医疗机构。
太病院署址的变迁之明朝
明朝太病院编辑
太病院署址的变迁之清朝
御香局“掌修和御用诸香”。内有提点一人、司令一人。
明清期间编辑
康熙十年(1671年)决定,御药房不再附属太病院,直接划归外务府,这是个较大的变动。御药房直接划归外务府后,其所需之药品,每月两次,按利用的种类、数量,则径向太病院传取。每三个月,缮折奏销一次。至于御药房配制药物所用的食品、树枝及器具等,则向有关司署传用。如所用红枣、胶枣、荔枝、龙眼等,行掌仪司(掌内庭礼乐之事,并考核寺品德级);兔雀等,行都虞司(总管内府山泽之事),等等。
太病院的沿革及其轨制
御药局“掌两都行箧药饵”。内设达鲁花赤一人、局使二人、副使二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