顾三娘看着这一个不大的包裹,嘴里感慨了两句,说道:“这一包的东西,但是我的全部身家了,也不知得我做多少绣活儿才赚得返来呢。”
摊主回道:“十五文一支,小娘子要很多,还能再便宜一些。”
这恰是顾三娘要做的事,她进完了胭脂,特地留下了一些银钱,就是为了买些桐城本地的特产,沈拙说:“我对桐城还算熟谙,要不就带你去逛一逛罢。”
顾三娘转头朝着他瞪了一眼,说道:“还说呢,我倒想问问你呢,你手头才宽松了几日,就敢胡乱费钱了?”
顾三娘捡起几朵绒花看了看,又问道:“你另有多少呢?”
只说顾三娘和沈拙两人在外用完中饭,一起回到堆栈,刚走了出来,堆栈的店小二小跑上前,说道:“二位客人返来了,刚才戴春林的伴计过来,说是你们定的货送来了,我已送到你们的客房,还请查收一下。”
既是要买土仪,沈拙带着顾三娘到了船埠四周的贩子,这里东西便宜,偶然还能淘换到外洋的好货,只是需得谨慎,因为也有那起无良商家,专门棍骗初来乍到的外村夫,比及人家发觉被骗被骗,商家来个抵死不认,这些外村夫人生地不熟的,又没精力去跟他耗着,常常也只能自认不利。
说到这里,顾三娘想起沈拙最后说到桐城来就是为了寻他的老友东方检,现在来了一两日,也未曾闻声他提起寻友的话,顾三娘便问:“明日就要家去了,你还不去寻东方先生?”
刚才来的路上,顾三娘传闻沈拙手里拿的这把折扇花了两钱银子,立时惊得瞠目结舌,平常她在金氏绣庄做绣娘,一个月的月钱也就这么多罢了,他的这把扇子又未曾画朵花儿,也未曾提个字,凭啥就敢张口要两钱银子,得亏沈拙买扇子时她不知情,要不然顾三娘非得拦住不成。
“虽说你和御哥儿爷俩个每月嚼用破钞未几,可目光也得放长远一些,这居家过日子的,手里没几个银钱存着那里能放心?再说了,御哥儿总要长大,今后考学娶妻生子哪一样不得要钱,你是他爹,你不替他划算谁替他划算?总不能一辈子住在秦大娘家罢。”
沈拙发笑一声,他也就买了一把折扇,便招来她一起的斥责,不过被她这么说,他并不感觉腻烦,只感觉这顾三娘非常风趣。
沈拙笑了笑没说话,他对比着票据,将顾三娘此前定好的数量对了一遍,直到没有不对,这才又将这些胭脂打包系好。
沈拙说道:“那是当然,戴春林的东西,哪怕就是一个盛放胭脂的盒子,也做得非常讲究,不信你看,他们家的盒子,底部都有戴春林的招牌。”
摊主精力一振,他说:“小娘子放心,我家的货足着呢,你要多少有多少!”
顾三娘笑了一声,这话倒是没说错,这回到桐城来了她算是真正长了见地,这大街上胭脂铺子绸缎铺子金饰铺子到处都是,别说平凡人家了,就连向来很少打扮得她看了,也止不住的心动,要不是手里没银钱,她也恨不得好生去逛逛这些铺子了。
沈拙扭头看着她,说道:“你放心,我包管你再过不久就能回本。”
伴计承诺一声,很快便端来一盘烧饼,沈拙挑了一个芝麻粒多的烧饼递给顾三娘,说道:“吃罢。”
“你既是喜好,那就两样儿都买下来,我手里还带着银两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