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4]忽忽:此从铸雪斋抄本,底本少一“忽”字。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
[16]妗(jin近):《集韵》:“俗谓舅母曰妗。”
辨。移时,闻一人曰:“明日可取白酒一来[13]。”顷之,俱去,惟长鬣独
喃如梦语。媪觉,呼之,狐遂去。自是,身忽忽如有亡[4]。至夜,不敢息烛,
戒子睡勿熟。夜阑,儿及媪倚壁少寐。既醒,失妇,意其出遗[5];久待不至,
廊下,敬以相赠。我囊中另不足钱,不愁沽也。”其人愧无以报。儿曰:“我
露其假尾,曰:“我辈混迹人中,但此物犹存,为可爱耳。”其人问:“在
其怪[10],执而笞之,使修圣庙[11]。门人竞相告曰:“佛遭难!”争募救
[7]矢:通“屎”。
据《十二梵衲经》和《大乘义章》卷十五载,修梵衲行者,在衣、食、居方
[26]总戎:总兵的别称。明清在边塞要地或首要州府设镇驻军,其长官
他扉。妇奔去,则门自辟。翁患之,驱禳备至,殊无少验。
之。宫殿旬月而成,其款项之集,尤捷于苛吏之追呼也。
绝而病亦愈”,可知作“愈”,于义为合。
[22]何靳些须:那里怜惜这点微物。靳,吝,惜。些须,也作“些许”,
[25]寻愈:底本作寻卒,此从二十四卷抄本。因下白话北郭王氏妇“狐
离家到寺院作僧尼。梵衲,梵文音译,意为“抖擞“,即去掉尘垢烦恼之意。
娇啼,人无敢气触之[8]。过数日,两窗尽塞,无少明。已乃合泥涂壁孔,终
金世成
遣我乞猎药耳[18]。”妗捡椟,出钱许,裹付儿。儿少之。妗欲作汤饼啖儿
遂终夜伏。未明,又闻二人以次复来,哝哝入竹丛中。儿乃归。翁问所往,
乃归。
日营营,不惮其劳。涂已,无所作,遂把厨刀霍霍磨之[9]。见者皆憎其顽,
言已,欲别,曰:“勿误我事。”儿曰:“窃之难,不若沽之易。我先沽寄
见《史记陈丞相世家》。
嗽[24],呕痰辄数升,寻愈[25]。北郭王氏妇,向祟于狐;至是问之,
初创人释伽牟尼,后亦作为对高僧的尊称。
其情,与人异,知为狐。未几,下床去,门未开罢了逝矣。入暮,邀庖媪伴
【注释】
异史氏曰:“予闻金道人,人皆就其名而呼之,谓为‘金世成佛’[12]。
“父待市中,不遑食也”。遂径出,隐以药置酒中。遨游市上,抵暮方归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page84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----------------------page85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些微、少量的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