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浮生正讪讪不解,忽有一名老儒低声笑道:“你们不晓得也是有的,这乃是个读书人的典故,说的是春秋时候两个贤士的故事。”
面前笔迹庞杂,云鬟手一抖,猛地将书合起来,面前的光影也随之闪动乱舞,猛昂首之时,是赵黼斜倚在前头书架旁,身上散散地披着一件暗蓝绣墨云龙纹的素绉外衫,嘴角斜挑,似笑非笑。
外头素闲庄的人早把马车拉了来,秦晨抱了云鬟上车,自个儿牵了一匹劣马,陪着往城外去。
秦晨不问,车内云鬟微微垂首,也正在入迷。
这说话的人,天然恰是老程,本来他跪在中间不远,模糊将两人说话听了个大半儿,老程心机诡诈,见知县举止神情非常的很,虽不知云鬟那些话何意,却也觉着不妙,是以忍不住又出身教唆。
白四爷却置若罔闻,双眸只盯着堂中那一道身影。
且不提堂外任浮生心中忧急,只说在堂上,秦晨本欲带下云鬟,谁知俄然生变,目睹知县大人吃紧冲向跟前儿,秦晨心底所想,却跟任浮生不谋而合——都觉得知县是要倒霉于云鬟。
秦晨皱着眉,天然不解,知县却后退一步,涩声道:“你、你如何……会晓得?”
半晌,秦晨见时候差未几了,才让衙役们过来带人,他又对云鬟道:“凤哥儿不必担忧,我已交代他们,不会委曲了你的丫头。”
青玫固然惊奇,却忙点头:“好,我记下了。”忍不住又将人搂入怀中,只咬着牙落泪罢了。
秦晨更加怔忪,不由蹲在地上,转头又看知县,却见知县仍紧盯着云鬟,神情不似是暴怒,却仍只是惊慌骇然似的。
秦晨又道:“这左伯桃虽讲义气,可也实在无用,最后倒扳连的羊角哀又把命给了他……不过若非如此,又怎能见羊角哀的真直呢?毕竟已经做了大官儿,却宁肯抛了那繁华繁华,一并跟他在地下做鬼。以是说这读书人的所思所为,倒是叫人……”说着,便笑叹了数声。
云鬟往下看去,却见在册页底下,另有一行小字,写道:后经查证,黄诚之以是举止变态,启事乃永靖九年,仲春十六日…
未几时出了城,目睹路上人渐希少,秦晨内心发痒,便打马靠近车窗些儿,问道:“凤哥儿,方才在县衙里,你跟大老爷说的那些话,到底是甚么意义呢?我如何想也想不明白?”
云鬟凝神看着,正欲翻页,却听得一声门响,人未进门,声先道:“爱妃好兴趣,竟在本王的书房躲安逸么?”说话间,脚步声已渐靠近。
且说崔云鬟来至公堂之上,说了一句话,竟叫鄜州县面色大变,举止变态。
秦晨听了惊诧,忙又就教这典故何意。
鄜州县留步,一言不发地瞪向秦晨。
秦晨迷惑之极,不知这一大一小到底唱得哪门子戏,但是他毕竟不笨,看出知县并非歹意,便抬手摸摸后脑勺,不再出声罢了。
秦晨先大大地松了口气,便对云鬟笑道:“凤哥儿,你可又叫我大开眼界了,方才究竟是如何样?就让我们难缠的县老爷变了主张?”
正有公差上来筹办带青玫分开,秦晨忙叫停下。
长睫掩映,云鬟垂眸,看似入迷,面前却呈现清楚的数行字——
秦晨在旁听得清楚,虽还是不明白其中意义,却已毛发倒竖,模糊觉着两人之间似有一股莫名寒意活动,令人毛骨悚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