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子宴席上喝了很多酒,早有些飘飘然的感受,现在便不及细辨棠辞的窜改,扬手表示李顺德将案几上一雕花锦盒递给棠辞。踌躇踟躇了半晌,才调涩着嗓子问道:“先前让你送给碧云寺静慈的香囊可送了?她可曾说了甚么?可还喜好?”
柔珂将棠辞紧紧抱在怀里,几近哽咽:“阿玥,对不起,只恨光阴不复回,我定然与你同归,不管存亡。”
未几时,随行赴宴的棠辞应召觐见天子。
棠辞撩开衣袍,俯身膜拜:“谢陛下恩情。”
候了很久,涓滴动静也无,柔珂转过身去,面向鹄立原地似入进退维谷地步的棠辞,向前走了一步,无法又感慨道:“永嘉……”
“好,你说你不晓得‘永嘉’是谁,我便与你说上一说。”柔珂每说一句话,便上前一步,她道,“孝宗天子与懿慈皇后于康乐二年诞下嫡长女,性聪明,早能言,满月礼时帝为之定名‘娢玥’,周岁时赐封号‘永嘉’。其下有弟妹数人,然与豫王嫡长女郡主柔珂缘定相好,最为意气相投,常宿于一榻。不料康乐九年,豫王为家属畅旺连绵因一己之私大开宫城,使乱军兵不血刃攻入大内,拥立新帝即位,柔珂软弱无能亦从其父,数月间足不出户乐享其成。次年再踏出府邸,方知人间已是沧海桑田,仿佛隔世。”
为棠辞奉茶的李顺德闻言行动微微一顿,几乎将茶水倾泼了。
棠辞将脸别到一边去,闷闷道:“臣那日便与郡主说过了,臣姓棠名辞,云州人士,并非郡主口中的甚么‘永嘉’。臣亦不知这‘永嘉’是何许人物,是男是女,莫非还与臣长了张一样的脸,竟值得郡主细心庇护对待至斯。”
天子接过书稿翻看,眸中尽是宠溺,畅怀大笑:“这孩子,字写得倒比畴前好了很多,换了个称心快意的侍讲先生果然不一样。”他又冲张吉道,“你亲去她那儿叮嘱几句,让她早点安息,向来两地驰驱她便轻易体虚得病,莫要为了抄几本佛经舍本逐末地伤了身子。”
棠辞展开纸张略略看了一眼,答道:“确是臣所作。”
李顺德在旁听得几次发怔,将棠辞上高低下看了四五遍,在内心念叨:我的个乖乖,常言羽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,怎戋戋数日没见竟像隔了几十个春秋,这面前之人还是阿谁清冷孤傲的棠辞么?
高台之上教坊司与钟鼓司合演了一出打稻之戏,舞女内侍扮作农夫农妇与收租官吏,归纳秋收时征租征税的吵嘴争斗,此举倒是开朝祖宗传下来的端方,无外乎令历任君主时候服膺布衣百姓田间劳作的不易。
是时,御前副管事张保的门徒张吉一溜小跑着出去,跪倒在地,向天子供呈书稿,咧着嘴角傻笑:“听闻万岁爷克日夜里歇得不好,宜阳殿下心心念念牵挂着,亲手抄了好几本佛经供奉在佛堂里,方才还遣人过来欲将这本佛经呈给陛下,说是入眠前读读也可安神。”
“依朕看,总使你待在翰林院里怕是屈才了。”天子看向棠辞,见她听闻此番意味甚为明朗的语句还是正襟端坐不改色彩,内心暗自点点头,“恰好东宫詹事府空了些人手,你去做个詹事丞如何?”
圣意已裁,御史与言官劝谏的折子十足留中不发,落在夙来从谏如流的淳祐帝身上可算是可贵的一意孤行了。幸而晋朝建国两百余年来,历任君主大多躬行俭仆居不重席,又不发兵事,国库尚算充盈,便是任由淳祐帝混闹一番也无伤风雅,直言敢谏的诸位臣子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临时忍下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