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矢来有乡,乡,方也。有来从之方。则积铁以备一乡。谓聚铁于身以备一处,即甲之不全者也。矢来无乡,则为铁室以尽备之。谓甲之全者,自首至足无不有铁,故曰铁室。备之则体不伤。故彼以尽备之不伤,此以尽敌之无奸也。言君亦当尽敌于臣,皆所防疑,则奸绝也。
赏誉薄而谩者下不消,谩,欺也。赏誉厚而信者下轻死。其说在文子称若兽鹿。兽鹿唯就荐草,犹臣人之归恩厚也。故越王焚宫室,焚其室者,欲行奖惩于救火,以验人之用命。而吴起倚车辕,赏移辕者,欲示其信而不欺也。李悝断讼以射,欲人之善射,故其断讼与善射者理也。宋崇门以毁死。崇门之人居丧而瘠,君与之官,故多毁死者也。勾践知之,故式怒鼃。勾践知劝赏能够招人,故式怒鼃以求勇。昭侯知之,故藏弊袴。厚赏之使报酬贲、诸也,妇人之拾蚕,渔者之握鱣,是以效之。拾蚕握鱣而不惧者,利在故也。此得利忘难之效也。
一。卫灵公之时,弥子瑕有宠,专于卫国,侏儒有见公者曰:臣之梦贱矣。公曰:何梦?对曰:梦见竈,为见公也。公怒曰:吾闻见人主者梦见日,奚为见寡人而梦见电?对曰:夫日兼烛天下,一物不能当也。言一物不能蔽日之光也。人君兼烛一国人,一人不能拥也,一人不能拥君之明。故将见人主者梦见日。夫竈一人炀焉,则先人无从见矣。一人炀则敝宠之光,故先人不见之。炀,然也。今或者一人有炀君者乎?此讥弥子瑕专拥蔽君之明也。则臣虽梦见竈,不亦可乎。
赏赛三
子产相郑,病将死,谓游吉曰:我身后,子必用郑,必以严莅人。夫火形严,故交鲜灼。水形懦,故交多溺。子必严子之刑,无令溺子之懦。故子产死,游吉不忍行酷刑,郑少年相率为盗,处于灌泽,将遂觉得郑祸。游吉率车骑与战一日一夜,而仅能克之。游吉喟然叹曰:吾蚤行夫子之教,必不悔至于此矣。
必罚二
江乞为魏王使荆,谓荆王曰:臣入王之境内,闻王之国俗曰:君子不蔽人之美,不言人之恶,诚有之乎?王曰:有之。但是若白公之乱,得无危乎?不言人恶,则白公得成其奸谋,故危也。诚得如此,臣兔极刑矣。有恶不言,何罪之有。
鲁哀公问于仲尼曰:春秋之记曰:冬十仲春,霣霜不杀菽,何为记此?仲尼对曰:此言能够杀而不杀也。夫宜杀而不杀,梅李冬实。天失道,草木犹犯干之,而况于君人乎。人君失道,臣人凌之者宜。
倒言七右经
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,谓魏王曰:今一人言市有虎,王信之乎?曰:不信。二人言市有虎,王信之乎?曰:不信。三人言市有虎,王信之乎?王曰:寡人信之。庞恭曰:夫市之无虎也明矣,但是三人言而成虎。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,议臣者过于三人,愿王察之。庞恭从邯郸反,竟不得见。
倒言反事以尝所疑财奸情得。倒错其言,反为其事,以试其所疑也。故阳山护樛竪,伪谩穋樛知君疑也。淖齿为秦使,诈为秦使知君恶己。齐人欲为乱,佯逐所爱,令君知而不疑。子之以白马,谬言白马,以验摆布之诚。子产离讼者,分离讼者,便得两讼之情。嗣公过关市。知过者之输金,便得听察之称。
嗣君重如耳,爱世姬,而恐其皆因其爱重以壅己也,乃贵薄疑以敌之如耳,尊魏姬以耦世姬,曰:以是相参也。嗣君知欲无壅,而未得其术也。夫不使贱议贵,贱不得与贵议也。下必坐上,下获咎,必坐于与上议也。而必待势重之钧也,而后致相议,今两受,势重既钧,正可相与议。则是益树梗阻之臣也。两受同谋,为壅更甚,此嗣君不得术。嗣君之壅乃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