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哥,是我啊,我四娃子,我返来了。”
“志行,这么说你真筹算办团练?”
没想到走近一看竟是一片竹林,竹林背面竟有一座寺庙。
韩秀峰摸摸嘴角,接着道:“并且不全卖,只卖一百六十杆洋枪和三千斤火药铅子儿。剩下的一百杆洋枪和三千斤火药铅子儿咱得留着,谁也不晓得桐梓的那帮贼匪会不会杀过来,这年初谁也靠不住只能靠自个儿,不然那些贼匪杀过来我们拿甚么保家。”
看着半子如有所思的模样,段吉庆接着道:“长生在走马岗一边守孝一边等你,杜三从江苏带返来的几十个兵勇,有四十一个也跟着去了走马。刘存厚刘老爷让长生给你捎了封信,你那会儿不是没返来吗,我就拆开看了下。
“大哥,真是我。”
乡民们赚点钱不轻易,平时舍不得点灯,睡得都很早,从后山进村到家门口的这一起上,都没见着一小我,直到跟琴儿确认面前这个宅子是自个儿家,上去拍了打门环,才闻声里头传来大哥那既熟谙又有些陌生的声音。
“不是卖给道署和府衙,而是卖给保甲局。”
就这么又走了近三炷香的工夫,拐了两三个弯,面前才豁然开畅,只见山脚下住着五六十户人家,离山口不远处的一口水池在昏黄的暮色中格外显眼。
群峰叠嶂,古木参天,山路弯曲折曲,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。
韩秀峰沉吟道:“明天先给我爹上坟,过几天再进城去拜见道台和府台。”
“这您大可放心,我既不会掺杂他们的事,一样不会获咎他们的。”
正说着,韩大和村里的三位大户喊着吃宵夜,韩秀峰这才发明院子外满是人。
段吉庆反应过来,禁不住问:“志行,你筹算把那些洋枪卖给曹大人和杜大人?”
“你那是从走马过来的,我们现在是从璧山过来的,并且是抄近路。”韩秀峰表示大儿子抓紧马鞍,牵着马边走边解释道:“我们故乡之以是叫慈云是因为坐落在慈云山脚下,慈云山之以是叫慈云山是因为山上有座慈云寺,就是前面那座寺。小时候我大哥带我来过一次,只是时候畴昔太久想不起来。现在想起来了,到了这儿就晓得咋走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