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玉道:“明儿是正日子,老太太,太太说了,还叫穿这个去呢。偏头一日烧了,岂不绝望。”晴雯听了半日,忍不住翻身说道:“拿来我瞧瞧罢。没个福分穿就罢了。这会子又焦急。”宝玉笑道:“这话倒说的是。”说着,便递与晴雯,又移过灯来,细看了一会。晴雯道:“这是孔雀金线织的,现在我们也拿孔雀金线就象边界似的界密了,只怕还可混得畴昔。”麝月笑道:“孔雀线现成的,但这里除了你,另有谁会边界?”晴雯道:“说不得,我挣命罢了。”宝玉忙道:“这如何使得!才好了些,如何做得活。”晴雯道:“不消你蝎蝎螫螫的,我自晓得。”一面说,一面坐起来,挽了一挽头发,披了衣裳,只觉头重身轻,满眼金星乱迸,实实撑不住。若不做,又怕宝玉焦急,少不得恨命咬牙捱着。便命麝月只帮着拈线。晴雯先拿了一根比一比,笑道:“这虽不很象,若补上,也不很显。”
宝玉道:“这就很好,那边又找哦嘶国的裁缝去。”晴雯先将里子拆开,用茶杯口大的一个竹弓钉牢在后背,再将破口四边用金刀刮的散松松的,然后用针纫了两条,分出经纬,亦如边界之法,先界出地子后,依本衣之纹来回织补。补两针,又看看,织补两针,又打量打量。无法头晕眼黑,气喘神虚,补不上三五针,伏在枕上歇一会。宝玉在旁,一时又问:“吃些沸水不吃?”一时又命:“歇一歇。”一时又拿一件灰鼠大氅替他披在背上,一时又命拿个拐枕与他靠着。急的晴雯央道:“小祖宗!你尽管睡罢。再熬上半夜,明儿把眼睛抠搂了,如那边!”宝玉见他焦急,只得胡乱睡下,仍睡不着。一时只听自鸣钟已敲了四下,方才补完,又用小牙刷渐渐的剔出绒毛来。
宝玉听了,又喜又气又叹。喜的是平儿竟能体贴本身,气的是坠儿小窃,叹的是坠儿那样一个聪明人,作出这丑事来。因此回至房中,把平儿之话一长一短奉告了晴雯。又说:“他说你是个要强的,现在病着,听了这话更加要添病,等好了再奉告你。”晴雯听了,公然气的蛾眉倒蹙,凤眼圆睁,立即就叫坠儿。宝玉忙劝道:“你这一喊出来,岂不孤负了平儿待你我之心了。不如领他这个情,过后打发他就完了。”晴雯道:“虽如此说,只是这口气如何忍得!”宝玉道:“这有甚么气的?你只养病就是了。”晴雯服了药,至晚间又服二和,夜间虽有些汗,还未见效,还是发热,头疼鼻塞声重。次日,王太医又来诊视,另加减汤剂。固然稍减了烧,还是头疼。宝玉便命麝月:“取鼻烟来,给他嗅些痛打几个嚏喷,就通了关窍。”麝月果然去取了一个金镶双扣金星玻璃的一个扁盒来,递与宝玉。宝玉便揭翻盒扇,内里有西洋珐琅的黄发赤身女子,两肋又有肉翅,内里盛着些真正汪恰洋烟。晴雯只顾看画儿,宝玉道:“嗅些,走了气就不好了。”晴雯传闻,忙用指甲挑了些嗅入鼻中,不如何。便又多多挑了些嗅入。忽觉鼻中一股酸辣透入门,接连打了五六个嚏喷,眼泪鼻涕顿时齐流。晴雯忙收了盒子,笑道:“了不得,好利落!拿纸来。”早有小丫头子递过一搭仔细纸,晴雯便一张一张的拿来醒鼻子。宝玉笑问:“如何?”晴雯笑道:“果觉通快些,只是太阳还疼。”宝玉笑道:“越性尽用西洋药治一治,只怕就好了。”说着,便命麝月:“和二奶奶要去,就说我说了:姐姐那边常有那西洋贴头疼的膏子药,叫做依弗哪,找寻一点儿。”麝月承诺了,去了半日,果拿了半节来。便去找了一块红缎子角儿,铰了两块指顶大的圆式,将那药烤和了,用簪挺摊上。晴雯自拿着一面靶镜,贴在两太阳上。麝月笑道:“病的蓬头鬼一样,现在贴了这个,倒调皮了。二奶奶贴惯了,倒不大显。”说毕,又向宝玉道:“二奶奶说了:明日是舅老爷生日,太太说了叫你去呢。明儿穿甚么衣裳?今儿早晨好办理齐备了,免得明儿夙起费手。”宝玉道:“甚么顺手就是甚么罢了。一年闹生日也闹不清。”说着,便起家出房,往惜春房中去看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