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玉暗拉了钗、黛二人的衣衿,二人随她出去,宝玉悄悄跟来。三人来到妙玉房内,黛玉坐在蒲团上,宝钗坐在榻上,妙玉烧滚了水,另泡一壶茶。宝玉走出去,钗、黛都说这里没他的茶。妙玉拿出两个古色古香奇形怪状的杯来,别离递给钗、黛,又把本身吃茶的绿玉斗递给宝玉。宝玉说:“她们就用奇珍古玩,你让我用俗物,太不公允。”妙玉嘲笑着说:“不是我说狂话,你们家一定找出这个俗器来。”宝玉说:“到了你这里,金珠玉宝天然是俗器了。”妙玉非常欢畅,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的一个大盏来,笑问:“你可吃得了这一大盏?”宝玉说:“吃得了。”妙玉说:“你吃得了,也没这些茶让你糟蹋。岂不闻:‘一杯为品,二杯就是解渴的蠢物,三杯就是饮驴了。’你吃这一盏,成个甚么?”钗、黛、宝玉都笑了。三人尝了茶,只觉清淳非常,赞不断口。黛玉问:“这也是客岁的雨水?”妙玉嘲笑着说:“你也俗了,连水也尝不出来。这是我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水,统共收了一瓮,舍不得吃,埋在地下。我只吃了一回,这是第二回。隔年的雨水,哪有如许清淳?”黛玉知妙玉生性古怪,不好多说,吃过茶,便与宝钗走出来。
众姐妹到贾母处问了安,回园的路上,宝钗叫黛玉跟她来到蘅芜院。进了屋,宝钗就叫黛玉跪下,要鞠问她。黛玉莫名其妙,宝钗指责她一个王谢令媛,明天行酒令时胡说甚么。黛玉才想启事严峻,竟随口说出《牡丹亭》、《西厢记》中的唱词,不由脸上通红,搂着宝钗,恳求千万别说出去。宝钗就慎重其事地讲一遍大事理,女孩儿应当如何守闺门之道,如何不能看才子才子之类的册本。黛玉只要应“是”的份儿了。素云来到,说是大奶奶请二位女人顿时去。钗、黛来到稻香村,诗社的成员都到齐了。李纨说,惜春要请一年的假。黛玉说是老太太叫她画园子图,她就有来由了。探春说,都怨刘姥姥一句话。黛玉说:“她是哪门子姥姥?干脆叫她个‘母蝗虫’就行。”世人放声大笑。
黛玉吃了两口粥,仍歪在床上。太阳快落时,天变了,淅淅沥沥下起雨来。天垂垂黑下来,阴得沉黑,更加雨打竹梢,分外苦楚。黛玉顺手拿起一本《乐府杂稿》在灯下翻看《秋怨》、《分袂》等诗。她不由心有所感,提笔写下《代分袂》一首,仿照《春江花月夜》的格局,落款“秋窗风雨夕”。刚写好,宝玉来了。黛玉见他头戴斗笠,身穿簑衣,忍不住笑他:“那里来个渔翁?”宝玉一面体贴肠问长问短,一面摘了斗笠,脱了簑衣,用灯照着黛玉的脸,说:“今儿气色好了些。”黛玉见斗笠簑衣不是平常的东西,问宝玉从哪儿弄来的。宝玉说是北静王送的,一套三样,另有一双沙棠木高底雨鞋,脱在廊下了。黛玉如果喜好,他可向北静王再要一套。黛玉说:“我不要,戴上这玩意儿,岂不成了戏上的渔婆子了?”话一出口,想起方才说宝玉的话来,悔怨不迭,满脸绯红。宝玉没有留意,只顾看案上的诗稿,不觉喝采。黛玉夺过在灯上烧了,说:“我要睡了,你去吧!”宝玉取出核桃大的金表来,看了看,已是戌末亥初,就戴笠披簑出去了,又转返来讲:“想吃甚么,明天我奉告老太太。”黛玉说:“想吃甚么明早奉告你。雨越下越大了,快去吧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