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过路的人分红两种,一种是穿戴长袍短褂的,非常洁净。看那模样也伸不脱手来,因为他的手也是很干净的。不消说那就是名流一流的人物了,他们是站在一旁观光的。
“好冷的天,地盘冻裂了,吞了我的馒头了。”
天再冷下去:
东二道街上有一家火磨,那火磨的院子很大,用红色的好砖砌起来的大烟筒是非常高的,传闻那火磨里边出来不得,那边边的消信可多了,是碰不得的。一碰就会把人用火烧死,不然为甚么叫火磨呢?就是因为有火,传闻那边边不消马,或是毛驴拉磨,用的是火。普通人觉得尽是用火,岂不把火磨烧着了吗?想来想去,想不明白,越想也就越胡涂。恰好那火磨又是不准观光的。传闻门口站着保卫。
看那马要站起来了,他们就喝采,“噢!噢!”地喊叫着;看那马又站不起来,又倒下去了,这时他们又是喝采,“噢噢”地又叫了几声,不过这喝的是倒彩。
看热烈的也有来的,也有去的。
谁知这泥塘子的底是凹凸不平的,人家畴昔了,但是他却翻了车了。
赶车的车夫,顶着三星,绕着大鞭子走了六七十里,天刚一蒙亮,进了大车店,第一句话就向堆栈掌柜的说:
人的手被冻裂了。
这小学的门生写起家信来,竟有写到:“小秃子闹眼睛好了没有?”小秃子就是他的八岁的长公子的奶名。次公子,女公子还都没有写上,若都写上怕是把信写得太长了。因为他已经后代成群,已经是一家之主了,写起信来老是多谈一些个家政:姓王的地户的地租送来没有?大豆卖了没有?行情如何之类。
这两个黉舍,项目上固然分歧,实际上是没有甚么分别的。也不过那叫做农业黉舍的,到了春季把蚕用油炒起来,教员们大吃几顿就是了。
现在再来讲那马还是在那边躺着,那些帮手救马的过路人,都是些浅显的老百姓,是这城里的担葱的、卖菜的、瓦匠、车夫之流。他们卷卷裤脚,脱了鞋子,看看没有甚么体例,走下泥塘去,想用几小我的力量把那马抬起来。
龙王庙里的阿谁学的是养蚕,叫做农业黉舍。祖师庙里的阿谁,是个浅显的小学,另有初级班,以是又叫做高档小学。
不料那马还是站不起来。马的脑袋露在泥浆的外边,两个耳朵颤抖着,眼睛闭着,鼻子往外喷着突突的气。
第二天大师都说:
车夫从泥塘爬出来,弄得和个小鬼似的,满脸泥污,而后再从泥中往外发掘他的马,不料那马已经倒在泥污当中了,这时候有些过路的人,也就走上前来,帮手施救。
卖馒头的老头,背着木箱子,里边装着热馒头,太阳一出来,就在街上叫喊。他刚一从家里出来的时候,他走的快,他喊的声音也大。但是过不了一会,他的脚上挂了掌子了,在脚心上仿佛踏着一个鸡蛋似的,圆滚滚的。本来冰雪封满了他的脚底了。他走起来非常地不得力,若不是非常地加着谨慎,他就要颠仆了。就是如许,也还是颠仆的。颠仆了是不很好的,把馒头箱子跌翻了,馒头从箱底一个一个地滚了出来。中间如有人瞥见,趁着这机遇,趁着老头子倒下一时还爬不起来的时候,就拾了几个一边吃着就走了。等老头子挣扎起来,连馒头带冰雪一起拣到箱子去,一数,不对数。他明白了。他向着那走不太远的吃他馒头的人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