庙会一过,家家户户就都有一个不倒翁,离城远至十八里路的,也都买了一个归去。回到家里,摆在迎门的向口,使别人一过眼就瞥见了,他家的确有一个不倒翁。不差,这证明逛庙会的时节他家并没有后进,的确是去逛过了。
大的有一尺多高,二尺来高。小的有小得像个鸭蛋似的。不管大小,都非常矫捷,按倒了就起来,起得很快,是顺手就起来的。买不倒翁要当场实验,间或有内行的工匠所做出来的不倒翁,因屁股太大了,他不肯意倒下,也有的倒下了他就不起来。以是买不倒翁的人就把手伸出去,一概把他们按倒,看哪个先站起来就买哪个,当那一倒一起的时候真是好笑,摊子中间围了些孩子,专在那边笑。不倒翁长得很都雅,又白又胖。并不是老翁的模样,也不过他的名字叫不倒翁就是了。实在他是一个胖孩子。做得讲究一点的,头顶上还贴了一簇毛算是头发。有头发的比没有头发的要贵二百钱。有的孩子买的时候力图要戴头发的,做母亲的舍不得那二百钱,就说到家给他剪点狗毛贴。孩子非要戴毛的不成,选了一个戴毛的抱在怀里不放。没有法只得买了。这孩子抱着欢乐了一起,等到家一看,那簇毛不知甚么时候已经飞了。因而孩子大哭。固然母亲已经给剪了簇狗毛贴上了,但那孩子就总感觉这狗毛不是真的,不如本来的都雅。或许那本来也贴的是狗毛,或许还不如现在的这个都雅。但那孩子就总不高兴,忧愁了一个下半天。
扭扭搭搭走得俏,
也有的在戏台下边,不听父母之命,不听媒人之言,本身就结了毕生不解之缘。这多数是表哥表妹等等,稍有点出身来源的公子蜜斯的行动。他们一言为定,毕生合好。间或也有被父母所禁止,生出来很多波折。但那波折都是非常斑斓的,令人一讲起来,真是比看《红楼梦》更有兴趣。来年再唱大戏的时候,姊妹们一讲起这嘉话来,真是增加了很多的回想……
如许你就再也不敢问他了。要问他用饭没有?他就说:“睡觉了。”这是没有体例的,任他去吧。因而却连大带小的一齐站在庙门口,他们哭的哭,叫的叫,仿佛小兽似的,差人在看管他们。
歌谣上说:
以是每年庙会上必得有几个差人在收这些孩子。收了站在庙台上,等着他的家人来领。恰好这些孩子都很怯懦,张着嘴大哭,哭得实在不幸,满头满脸是汗。有的十二三岁了,也被丢了,问他家住在那里?他竟说不出以是然来,东指指,西划划,说是他家门口有一条小河沟,那河沟里边出虾米,就叫做“虾沟子”,或许他家那地名就叫“虾沟子”,听了令人莫名其妙。再问他这虾沟子离城多远,他便说:骑马要一顿饭的工夫可到,坐车要三顿饭的工夫可到。究竟离城多远,他没有说。问他姓甚么,他说他祖父叫史二,他父亲叫史成……
幸而戏台上的伶人总算沉着,不为所动,还在那边阿拉阿拉地唱。过了一个时候,那打得热烈的也究竟安静了。
塑泥像的人是男人,他把女人塑得很和顺,仿佛对女人很尊敬。他把男人塑得很凶悍,仿佛男性很不好。实在不对的,天下上的男人,不管多凶悍,眼睛冒火的仿佛还未曾见过。就说西洋人吧,固然与中国人的眼睛分歧,但也不过是蓝瓦瓦的有点近似猫头鹰眼睛罢了,竟然间冒了火的也没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