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黄帝内经 > 第35章 疟论篇第三十五

我的书架

岐伯曰:夏伤于大暑,其汗大出,腠理开辟,因遇夏气凄沧之水寒,藏于腠理皮肤当中,秋伤于风,则病成矣。夫寒者,阴气也。风者,阳气也。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,故先寒而后热也。病以时作,名曰寒疟。

帝曰:瘅疟何如?

岐伯曰:邪气客于风府,循膂而下,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,其明日日下一节,故其作也晏,此先客于脊背也。每至于风府,则腠理开;腠理开则邪气入;邪气入则病作,以这天作稍益晏也。其出于风府,日下一节,二十五日下至骶骨;二十六日入于脊内,注于伏膂之脉;其气上行,九日出于缺盆当中,其气日高,故作日趋早也。其间日发者,由邪气内薄于五脏,横连募原也。其道远,其气深,其行迟,不能与卫气俱行,不得皆出,故间日乃作也。

帝曰:善。夫风之与疟也,类似同类,而风独常在,疟得偶然而休者,何也?

此皆得之夏伤于暑,热气盛,藏于皮肤以内,肠胃以外,此荣气之所舍也。此令人汗空疏,腠理开,因得秋气,汗出遇风,及得之以浴,水气舍于皮肤以内,与卫气并居。卫气者,昼日行于阳,夜行于阴,此气得阳而外出,得阴而内薄,表里相搏,是以日作。

帝曰:论言“夏伤于暑,秋必病疟”,今疟不必应者,何也?

帝曰:先热而后寒者,何也?

帝曰:夫病温疟与寒疟而皆安舍,舍于何脏?

岐伯曰:此先伤于风,而后伤于寒,故先热而后寒也,亦以时作,名曰温疟。

帝曰:善。攻之何如?早晏何如?

岐伯曰:阴阳高低交争,真假更作,阴阳相移也。阳并于阴,则阴实而阳虚,阳明虚,则寒忄栗鼓颔也;巨阳虚,则腰背头项痛;三阳俱虚,则阴气胜,阴气胜则骨寒而痛;寒生于内,故中外皆寒;阳盛则外热,阴虚则内热,外内皆热则喘而渴,故欲冷饮也。

岐伯对曰:疟之始发也,先起于毫毛,伸欠乃作,寒鼓颔,腰脊俱痛,寒去则表里皆热,头痛如破,渴欲冷饮。

岐伯曰:其气之舍深,内薄于阴,阳气独发,阴邪内著,阴与阳争不得出,是以间日而作也。

帝曰:何气使然?愿闻其道。

黄帝问曰:夫疟皆生于风,其蓄作偶然者何也?

帝曰:夫子言卫气每至于风府,腠理乃发,发则邪气入,入则病作。今卫气日下一节,其气之发也,不当风府,其日作者何如?

帝曰:善。其作日晏与其日早者,何气使然?

岐伯曰:其间日者,邪气与卫气客于六府,而偶然相失,不能相得,故休数日乃作也。疟者,阴阳更胜也,或甚或不甚,故或渴或不渴。

帝曰:善。

岐伯曰:此邪气客于头项循膂而下者也,故真假分歧,邪中异所,则不恰当其风府也。故邪中于头项者,气至头项而病;中于背者,气至背而病;中于腰脊者,气至腰脊而病;中于手足者,气至手足而病。卫气之地点,与邪气相合,则病作。故风无常府,卫气之所发,必开其腠理,邪气之所合,则其府也。

岐伯曰:疟之且发也,阴阳之且移也,必从四末始也。阳已伤,阴从之,故先当时坚束其处,令邪气不得入,阴气不得出,审候见之,在孙络盛坚而血者,皆取之,此真往而未得并者也。

岐伯曰:疟气者,必更盛更虚,当气之地点也。病在阳,则热而脉躁;在阴,则寒而脉静;极则阴阳俱衰,卫气相离,故病得休;卫气集,则复病也。

推荐阅读: 白骨大圣     枭宠之殷少霸爱     葬灵手记:白事先生奇闻录     校园最强狂少     重生星际万人迷     花都小保安     都市之最强败家神豪     隐婚1001夜:慕少,宠翻天!     画劫     医道女人心     会长跪地唱征服     重生太子妃来袭    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