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金刚经 >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

我的书架

「须菩提!忍辱波罗蜜,如来讲非实有忍辱波罗蜜,因为般若赋性,是寂然不动的,哪有忍辱不忍辱的别离?以是,忍辱波罗蜜也只是度化众生的化名罢了。为甚么呢?须菩提!我畴昔受歌利王节节分割身材,我当时,因得二空般若智,没有我法二执,以是,没有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等四相的固执。为甚么呢?当时我的身材被节节分割时,如果有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等四相的固执,便会生起瞋恨心。

歌利王:

意指信后得解,亦指修行之阶位,为七圣一。钝根者见此经能信之,利根者读此经能解之,合谓之信解。又信者能破邪见,解者能破无明。

慧眼:

离相寂灭分第十四*

福德之异名,功者,服从之谓也,布施等善德,有福利众生之服从,故谓之功德。又德者,得也。修功有所得,故曰功德。「得闻是经」是闻所成慧,「信心清淨」是思所成慧,「即生实相」是修所成慧。依闻思修三慧,便可入三摩地,也就是佛陀的境地,所以是成绩人间第一罕见功德。

须菩提!又念畴昔于五百世作忍辱神仙,于尔所世,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。

「须菩提!如来所说的法是不妄的、不虚的、如所证而语的、不说欺诳的话。

义趣:

忍辱波罗蜜:

无实,就是「妙有不有」,不住有法,不见诸相可得,统统皆是人缘所生法,皆是无实的,故说「身相非身相」、「天下非天下」、「微尘非微尘」、「寂静非寂静」等;无虚,是「真空不空」,不住权乘不法,故说「是名身相」、「是名天下」、「是名微尘」、「是名寂静」等。无实是不住有,无虚是不住空,离空有二边,便是真空妙有的中道义谛。

「佛陀!我本日能够亲闻佛陀讲这部典范,能够信解受持,这并不是难事,如果到了末法期间,最后五百年,如果有众生,在当时听闻这奥妙经义,而能够信心清淨信受奉持,这小我便是世上第一罕见的人。为甚么呢?因为此人已顿悟真空之理,没有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等四相的别离了。为甚么呢?因为这四相本非实在,如果能离这些虚妄分别的幻相,那么,就没有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等四相的固执了。为甚么呢?阔别统统虚妄之相,便与佛无异,而能够称之为佛了。」

「须菩提!如来是真语者、实语者、如语者、不诳语者、不异语者。须菩提!如来所得法,此法无实无虚*。

波罗蜜,意为「达到了此岸」。到此岸的体例,总括而言,其有六种,即为「六度」。此中「般若波罗蜜」一度最为首要,故称「第一波罗蜜」;其他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五度,都要以般若为前导,不然即如盲行。

「须菩提!菩萨发心为了好处统统众生,便应当如此不住相布施。如来讲,统统相不过是邪计谬见、业果虚妄之真相,以是统统相即非本相,不过是人缘聚合的幻现而成,非有非空。又说,统统众生是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人缘聚合而成,生灭窜改,不该着有,不该着空,应无所固执。以是统统众生即不是众生。

义,便是「离相无住,妙有不有」的义理,如经文中「即非……」等;趣,便是「般若妙用,真空不空」的旨趣,如「是名……」、「是名……」等。

推荐阅读: 教练,我想踢足球!     出笼记     斗罗大陆外传神界传说     灵媒师重生     辛瑶的名师系统     龙王归来,开局带女友妹妹狂飙     与天同兽     痴心是我犯的错     天一盟主     错嫁小妻:替身总裁狠狠爱     煮夫快上岗     地府直播:阎王都得喊我大哥    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