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200年,曹操在官渡大胜袁绍,下书孙权,要他送儿子入许都做人质。孙权调集群臣商讨,张昭、秦松等踌躇不决。周瑜说:“我建议将军不该服从曹操的号令,而应当练兵积粮,等候机会。”因而,孙权决定不送人质。
玄月,曹操至新野(今属河南)接管刘琮投降后,逼向荆州要地。刘备为避曹军锐气,与诸葛亮、徐庶等率十余万军民仓促南撤,退向计谋要地江陵(今属湖北荆沙),并令关羽领万余水兵顺汉水、溯江水会师。刘备至当阳长坂(今当阳境),与鲁肃相见,接管其劝说,愿率军转东,向孙权靠近。时曹操已过襄阳,恐刘备先占江陵,亲率精骑5000,日夜行300多里,追上刘备,将其击败,并获徐庶之母,迫徐庶来归。张飞率20骑断后,拆长坂桥,勒马横矛,令曹军疑惧,刘备方得出险,东奔汉津(今钟祥境),恰遇关羽船队,刘表宗子、江夏太守刘琦也领万余人策应。刘备军顺汉水至夏口,先遣诸葛亮至柴桑(今江西九江西南)见孙权,同谋抗曹,自率军屯樊口(今湖北鄂州境)。
孙策、周瑜进击寻阳,大破扼守寻阳的庐江太守刘勋,再向西进犯刘表的部将江夏太守黄祖。黄祖单身而逃,老婆后代都被孙策军俘虏了。安定了豫章(今江西南昌)、庐陵(今江西吉安)后,周瑜留守巴丘(今江西巴丘)。汉献帝建安五年(200年),孙策外出打猎,被仇家射死。周瑜和张昭共同主持军政大事,帮助孙策的弟弟孙权。
孙权见刘备新败,又慑于号称80万的曹军声望,春联刘举棋不定。诸葛亮与鲁肃、周瑜等精炼阐发情势,指出曹军不过20余万,且有火线不安、远道劳师、水土不平、短于水战等缺点,果断了孙权抗曹决计。孙权不主顾降派张昭等反对,命周瑜、程普为摆布督,鲁肃为赞军校尉,率3万精锐水兵,与刘备合军共约5万,溯江水而上,进驻夏口。曹操乘胜取江陵后,又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,仍统本部兵,镇守汉川(今江汉平原)。益州牧刘璋也遣兵给曹操补军,开端向朝廷交进贡赋。曹操更加高傲轻敌,不听谋臣贾诩暂缓东下的奉劝,送信打单孙权,宣称要决斗吴地。冬,亲统军顺长江水陆并进。孙刘联军在夏口摆设后,溯江迎击曹军,遇于赤壁。曹军步骑面对大江,落空威势,新改编及荆州新附水兵,战役力差,又逢疾疫风行,乃至初战得胜,仓猝退向北岸,屯兵乌林(今湖北洪湖境),与联军隔江对峙。
曹操根基同一北方后,在玄武池练习水兵,并对能够动乱的关中地区采纳办法,随即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(约今湖北、湖南),欲一统南北。时孙权已自江东统军霸占夏口(今武汉境),翻开了西入荆州的流派,正相机兼并荆、益州(治成都),再向北生长。而凭借荆州牧刘表的刘备,“三顾茅庐”得诸葛亮为谋士,以其隆中对策,制定先占荆、益,结合孙权,进图中原的战略,并在樊城大练水陆军。曹操采取侍中、尚书令荀攸之计,领雄师直出叶县、宛城(今河南南阳),另遣轻骑袭襄阳(今属湖北)。八月,刘表病亡,曹军放慢进军速率,施加军威,欲不战而得荆州。时孙权派鲁肃以吊丧为名,往观情势,拉拢刘备,连合刘表旧将,对于曹操。鲁肃在途中得知曹操进军荆州的动静,乃日夜兼程赶向襄阳。刘表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,遣使投降曹操,驱逐曹军。正抓紧筹办迎敌的刘备得知刘琮投降时,曹军已过宛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