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鳌头论剑”中,乐之扬和阳景比武,曾将“碧海惊涛掌”当作一支曲子,看出掌法的后续窜改,但当时内力充分、进退如神,打败阳景,靠的多是“灵曲真气”,即使一时感知,也没有非常放在心上。现在内力尽失,只要“灵感”。乐之扬凝神听去,但觉少女的长鞭大可当作一件乐器,所用的鞭法,也可当作一支曲子,此中节拍奇特,也算一流武功,可惜少女火候不到,发挥起来未见高超。
踌躇未决,大寺人不耐道:“仙长,请解缆。”
“当然是叫殿下、叫公主。”少女大不耐烦,“你这小我,一点儿也不懂端方么?”
乐之扬听其风声,便知少女受了激愤,这一鞭尽力扫出,落在身上不死即伤。想到这儿,他吸一口气,聆听风声,不但不闪不避,反而迎着鞭子跨出一步。
这一段经文出自《妙乐灵飞经》的《灵飞篇》,意便是:六合万物均有其节拍,这节拍包含动静、快慢等窜改。这些窜改一以贯之,比如一首曲子,须有奇特的节拍,方能成其为曲调,节拍贯穿首尾,不成前后相悖,如不然,吹奏出的曲子必然不伦不类。
乐之扬怒道:“告饶?求鬼还差未几。”少女脸一冷,手腕蓦地一抖,长鞭向前绕出,刷地缠住了他的左脚,用力一拽,乐之扬手忙脚乱,向前跌倒,只觉鼻孔一热,两股鲜血涌了出来。
乐之扬看破了她的鞭法,即使闭上双眼,也能听风辨位,当下举步回身,“紫微斗步”融会“灵舞身法”,长鞭掠身而过,乐之扬欺身而进,逼到少女身前,扬起笛子,点向她心口“膻中穴”。
“你说甚么?”少女神采大变,目涌怒意,“你敢骂我?”
乐之扬头也不回,只是聆听鞭风,内心就已勾画出长鞭的走向。若以乐律作比,少女前一招比如羽声,慷慨狠恶,清越壮怀,后一招则是商调,欲说还休,大有缠绵悱恻之意。这两个调子一扬一抑,迥然有异,为免窜改高耸,需求呼应的调子加以过分,高超的乐工,前后衔接,了然无痕,但若本事稍弱,两招一来一去,必定生出马脚。
正想着,少女深感不耐,又是两鞭落在乐之扬背上。鞭上包含奇劲,直透肺腑,所过俨如火烧刀割普通。少女举鞭,还要再打,乐之扬蓦地跳了起来,大喝一声:“慢着。”
“是啊。”乐之扬一面答复,一面移步回身。少女怒道:“这一招叫甚么?”说着挥鞭横扫,鞭势凌厉,声如裂帛。
“为甚么?”少女一愣。乐之扬哈哈大笑,说道:“因为我压根儿不会。”少女瞪着他神采发白,冲口道:“你、你刚才如何不说?”乐之扬笑道:“你没问我,我如何说?”
“聪明。”乐之扬拍了鼓掌,伸个懒腰,“可惜道爷困了,没空陪你谈天。”说着回身要走,冷不防身后疾风扫来,乐之扬仓猝闪身,忽见一条长鞭从身边掠过,刷地抖直,又如灵蛇普通卷了返来。乐之扬躲闪不开,顿被缠住左脚,一股大力涌至,拖得他横空飞起。
少女嘻嘻一笑,说道:“你猜我是谁?”乐之扬没好气道:“你是个鬼。”
乐之扬内力不再,身法却没撂下,身在半空,右脚向下,腰身急拧,逆着长鞭的缠绕之势,腾空转了两匝,落地之时,左脚已经摆脱了长鞭,身如龙蛇,滚地而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