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堆薪柴便送入西天。
时下,佛教还无后代诸多端方。安世高圆寂后,并未停止所谓的水陆道场,昌大法事。不过是同来中土的藩僧,合力将他连人带榻从舍内抬出。安排在清冷台前空位。
遵循高僧的指导,又把火把掷入火海。了尽牵挂。
“主公?”见火焰高涨,贾诩忍不住出声。
佛入灭前,叮嘱弟子汇集舍利并造塔庙,使先人见佛塔时,能思慕如来之造化。佛入灭后,弟子们遵循嘱托,架香木焚化佛陀尸体。荼毗后,于灰烬中得佛舍利“八斛四斗”。
说完。洛阳令又取来胡姬酒坊宅地劵书,递给刘备:“案前留有安氏手书。言,将酒坊与一众胡姬,奴婢,皆赠与君侯。”
寺中藩僧皆来帮手。面上无喜无悲,手脚利落,行动如常。
时下统统从简。
一了百了。
太子与公主,一个信佛,一个拜火。
“于灰烬中得佛舍利‘八斛四斗’。”如此之多,佛祖果非常人。先前递送火把的高僧,正以枯木禅杖在灰烬中来回摸索。忽听一声脆响。这便将杖头抬起。一颗红色舍利珠,随即翻出。
刘备悄悄的看着火焰,恐怕漏了任何一个异象。成果,祥云、佛光,皆未呈现。不过是场吞噬统统的大火。
刘备张了张嘴,冷静收下不提。
琐罗亚斯德教,乃安眠帝国之国教。中原称“祆(xiān)教”、“火祆教”、“拜火教”。
“安世高最后见的既是檀那。檀那便是他在大家间最后一缕牵绊。”高僧一口精纯的京畿官话。
“……”刘备欣然若失。
“有劳文和。”刘备这便起家,活动开辟麻的双腿,向火场走去。
刘备这才反应过来,仓猝肃容施礼。
全寺藩僧齐齐打坐,用梵语吟唱佛经,为安世高送行。
见到刘备,这便上前施礼:“君侯。”
清冷台,原是明帝少时读书乘凉之处。后为印度高僧摄摩腾、竺法兰译经之所。
见藩僧将安世高的骨灰装坛,筹办撒入洛水。刘备这便告别分开。
“此乃‘犬视典礼’。”贾诩上前道:“女酒家必是祆教徒。”
现在人死灯灭,各种疑问,已不得而知了。
舍利珠出自火场,另不足温。两块曲折骨片,一片来自胡姬酒坊的女酒家。一片应是安世高的遗物。刘备试着拼合,公然是象牙的形状。但是却少了一片。
高僧欣然点头,端倪中亦多欢乐。
能结成舍利,应是求学有成的具现吧。
经文所言,正如面前这般。
思前想后,只换来一声长叹。
“文和,且再看看。”刘备仍有些不断念。
很快,藩僧们便堆积薪柴,将安世高连人带塌,团团围住。
见刘备目露疑色,高僧笑道:“佛渡有缘人。”
佛陀期间的古印度,有四种葬法:火化(荼毗)、水葬、土葬、林葬(弃之丛林)。火化列为诸葬之首,一向持续至今。
“不好!”刘备仓猝下车,快步突入。
刘备懂了。这便举火上前,深看坐化圈中的安世高一眼,绕着扑灭火圈。
“明庭,莫非……”
是不是又被套路了。
“我来?”刘备一愣。
尸体已赤身涂腊,换穿寿衣。脸孔宁静,栩栩如生。灵堂铺满鹿皮,当中悬吊鹿头骨。房间内充满着檀香异化乳香的气味。有一对祭司并坐在火前念佛。中间还拴着一对黄耳白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