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译文】
【评析】
②殆;迷惑、伤害。
【注释】
孔子并不反对他的门生追求官职,在《论语》中另有“学而优则仕”的看法。他以为,身居官位者,该当谨言慎行,说有掌控的话,做有掌控的事,如答应以减少失误,减少悔怨,这是对国度对小我负任务的态度。当然这里所说的,并不但仅是一个为官的体例,也表白了孔子在知与行二者干系题目上的看法,是对上一章“知之为知之”的进一步讲解。
【译文】
【注释】
2.15 子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①,思而不学则殆②。”
①世:古时称30年为一世。也有的把“世”解释为朝代。
2.16 子曰:“攻①乎异端②,斯③害也已④。”
孔子以为,在学习的过程中,学和思不能偏废。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范围,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。主张学与思相连络。只要将学与思相连络,才气够使本身成为有品德、有学问的人。这类思惟在明天的教诲活动中有其值得必定的代价。
2.22 子曰: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车无輗①,小车无軏②,其何故行之哉?”
2.21 或①谓孔子曰:“子奚②不为政?”子曰:“《书》③云:‘孝乎惟孝,友于兄弟。’施于有政④,是亦为政,奚其为为政?”
③斯:代词,这。
【评析】
【原文】
【译文】
在本章中,孔子又提出“义”和“勇”的观点,这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朱紫格的标准。《论语集解》注:义,所宜为。合适于仁、礼要求的,就是义。“勇”,就是勇敢,英勇。孔子把“勇”作为实施“仁”的前提之一,“勇”,必须合适“仁、义、礼、智”,才算是勇,不然就是“乱”。
②女:同汝,你。
【评析】
【评析】
孔子说:“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搭,小人与人勾搭而分歧群。
【评析】
孔子说:“君子不像器具那样,(只要某一方面的用处)。”
③损益:减少和增加,即优化、变动之义。
①子张:姓颛孙名师,字子张,生于公元前503年,比孔子小48岁,孔子的门生。
【注释】
①攻:进犯。有人将“攻”解释为“治”。不当。
③阙:缺。此处意为安排在一旁。
②軏:音yuè,当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。没有輗和軏,车就不能走。
【原文】
【注释】
2.24 子曰:“非其鬼①而祭之;谄②也。见义③不为,无勇也。”
【原文】
③《书》:指《尚书》。
【原文】
2.20 季康子①问:“使民敬、忠以②劝③,如之何?”子曰:“临④之以庄,则敬;孝慈⑤,则忠;举善而教不能,则劝。”
【评析】
【评析】
【注释】
①器:器具。
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体例。孔子说:“要多听,有思疑的处所先放在一旁不说,其他有掌控的,也要谨慎地说出来,如许便能够少犯弊端;要多看,有思疑的处所先放在一旁不做,其他有握的,也要谨慎地去做,就能减少悔怨。说话少不对,做事少悔怨,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。”
2.18 子张①学干禄②,子曰:“多闻阙③疑④,慎言其他,则寡尤⑤;多见阙殆,慎行其他,则寡悔。言寡尤,行寡悔,禄在此中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