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月之末,择谷旦,大合乐,天子乃率三公、九卿、诸侯、大夫,亲往视之。
季春
是月也,活力方盛,阳气宣泄,生者毕出,萌者尽达,不成以内。天子布德行惠,命有司发仓窌,赐贫困,振乏绝,开府库,出币帛,周天下,勉诸侯,聘名流,礼贤者。
轻水所,多秃与癭人;重水所,多尰与躄人;甘水所,多好与美人;辛水所;多疽与痤人;苦水所;多尫与伛人。
是月也,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,金铁、皮革筋、角齿、羽箭干、脂胶丹漆,无或不良。百工咸理,监工日号,无悖於时,无或作为淫巧,以荡上心。
作者:吕不韦
是月也,命野虞无伐桑柘。鸣鸠拂其羽,戴任降于桑,具栚曲□筐。后妃斋戒,亲东乡躬桑。禁妇女无观,省妇使,劝蚕事。蚕事既登,分茧称丝效功,以共郊庙之服,无有敢堕。
行之是令,而甘霖至三旬。季春行冬令,则寒气时发,草木皆肃,国有大恐;行夏令,则民多疾疫,时雨不降,山陵不收;行秋令,则天多沈阴,淫雨早降,兵革并起。
流水不腐,户枢不蝼,动也。形气亦然。形不动则精不流,精不流则气郁。郁处头则为肿、为风,处耳则为挶、为聋,处目则为<目蔑>、为盲,处鼻则为鼽、为窒,处腹则为张、为疛,处足则为痿、为蹶。
论人
四曰:主道约,君守近。太上反诸己,其次求诸人。其索之弥远者,其推之弥疏;其求之弥强者,失之弥远。
《诗》曰:“执辔如组。”孔子曰:“审此言也,可觉得天下。”子贡曰:“何其躁也!”孔子曰:“非谓其躁也,谓其为之於此,而成文於彼也。”贤人组修其身而成文於天下矣。故子华子曰:“丘陵成而穴者安矣,大水深渊成而鱼鳖安矣,松柏成而途之人已荫矣。”
日夜一周,圜道也。月躔二十八宿,轸与角属,圜道也。精行四时,一上一下,各与遇,圜道也。物动则萌,萌而生,生而长,长而大,大而成,成乃衰,衰乃杀,杀乃藏,圜道也。云气西行,如此然,冬夏不辍;水泉东流,日夜不休。上不竭,下不满,小为大,重为轻,圜道也。黄帝曰:“帝无常处也,有处者乃无处也。”以言不刑蹇,圜道也。人之窍九,一有所居则八虚,八虚甚久则身毙。故唯而听,唯止;听而视,听止:以言说一。一不欲留,留运为败,圜道也。一也齐至贵,莫知其原,莫知其端,莫知其始,莫知其终,而万物觉得宗。圣国法之,以令其性,以定其正,以出号令。令出於主口,官职受而行之,日夜不休,宣通下究,瀸於民气,遂於四方,还周复归,至於主所,圜道也。令圜,则可不成,善不善,无所壅矣。无所壅者,主道通也。故令者,人主之所觉得命也,贤不肖、安危之所定也。人之无形体四枝,其能使之也,为其感而必知也。感而不知,则形体四枝不使矣。人臣亦然。号令不感,则不得而使矣。有之而不使,不若无有。主也者,使非有者也,舜、禹、汤、武皆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