⑦受降城:为城名,汉唐筑以接管仇敌投降,是以得名。汉故城于现内蒙古乌拉特旗北,唐筑有三城,中城于朔州,东城于胜州,西城于灵州。唐李益《夜上受降城闻笛》:“回乐峰前沙似雪,受降城外月如霜。”
①榆塞:出自《汉书・韩安国传》:“后蒙恬为秦侵胡辟数千里以河为竟为塞,匈奴不敢饮马于河。”后代用“榆塞”泛指塞外、边关。
通读这首《念奴娇》,如同庾信挥就的诗词,字里行间有着非常浓厚的亡国愁怨。
牧马长嘶,征笳乱动②,并入愁度量。定知今夕,庾郎瘦损多少③。
便是脑满肠肥,尚难消受,此荒烟落照。何况文园蕉萃后④,非复酒垆风调⑤。回乐峰寒⑥,受降城远⑦,梦向家山绕。茫茫百感,凭高唯有清啸。
无情野火,趁西风烧遍、天涯芳草。榆塞①重来冰雪里,冷入鬓丝吹老。
⑥回乐峰:是一坐位于回乐县境内的山岳。回乐县在唐朝时附属灵州,是朔方节度治所,在现甘肃灵武的西南边。
词人扈从圣驾出使塞上,路上见到的都是苍茫气象,心中不由地五味杂陈:无情的野火与秋风结伴烧遍了无尽的芳草。又来到塞外,风雪残虐,冷风椎骨。听着战马的嘶鸣声,悲怆的号角声,令人不免悲伤欲绝,就像庾郎难抒愁绪,导致身心俱疲。就像东风对劲之人,也是绝难接受这荒烟冷日的凄苦风景,又何况是像司马相如那么不复畴前风采的疾愁之身呢?离人在这苦寒之地更轻易思念起本身的故里,想来愁思茫茫,无处倾诉,唯有登高远啸方可一展愁眉。
纳兰词中常常呈现庾信这个典故交物。庾信,字子山,曾接受封“开府仪同三司”,以是人们称之“庾开府”。本来庾信是梁朝官员,在他出使西魏时,西魏竟然灭了梁国。庾信的父亲是梁代闻名墨客庾肩吾,庾信从小跟从父亲在萧纲宫廷行走,而后又与徐陵共同担负萧纲的东宫学土,一起创出“徐庾体”,久负盛名,是闻名的宫廷作家。西魏国主赏识庾信的才识,把他强留下来。厥后北周又代替了西魏,也非常正视庾信。可庾信毕生都为入仕敌国而愧惭万分,在悲忿中结束了平生。
④文园:指汉司马相如,因为司马相如曾经出任文园令。《史记》曰:“口吃而善著书,常有消渴疾。与卓氏婚,饶于财。其进仕官,何尝肯与公卿国度之事,称病闲居,不慕官爵。”
【注解】
⑤酒垆:卖酒的处所放酒瓮的砌台,也借指酒坊、酒馆。
②征茄:离人所吹的胡茄,其音悲惨。
【典评】
③庾郎:指北周墨客庾信,借指多愁善感的墨客。瘦损:肥胖的模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