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时残冬已过。开印后,宗师按临温州。匡超人叩告别知县,知县又送了二两银子。他到府府考过,接着院考。考了出来,刚好知县上辕门见学道,在学道前下了一跪,说:“卑职这取的案首匡迥,是孤寒之士,且是孝子。”就把他行孝的事细细说了。学道道:“‘士先器识而后辞章’,公然熟行克敦,文辞都是末艺。但昨看匡迥的笔墨,理法虽略有未清,才华是极好的。贵县请回,领教便了。”只因这一番,有分教:
过了几天时,县里公然出布告考童生。匡超人买卷子去招考。考过了,收回团案来,取了。覆试,匡超人又买卷服侍。知县坐了堂,头一个点名就是他。知县叫住道:“你本年多少年纪了?”匡超人道:“童生本年二十二岁。”知县道:“你笔墨是会做的。这答复试,更要用心,我少不得照顾你。”匡超人叩首谢了,领卷下去。覆试过两次,出了长案,竟取了第一名案首,报到乡里去。匡超人拿抄本上来谢,知县传进宅门去见了,问其家里这些痛苦,便封出二两银子来送他:“这是我分俸些须,你拿去奉侍父母。到家并发忿加意勤奋,府考、院考的时候你再来见我,我还帮助你的盘费。”匡超人谢了出来。回家把银子拿与父亲,把官说的这些话奉告了一遍。太公实在感激,捧着银子在枕上望空叩首,谢了本县老爷。到此时,他哥才信了。乡间眼界浅,见匡超人取结案首,县里老爷又传出来见过,也就在庄上大师约着,送过贺分到他家来。太公叮咛借间壁庵里请了一天酒。
只见庵内走出一个老翁来,定睛看时,不是别人,就是潘保正。匡超人上前作了揖:“如此这般,被了回禄。”潘保正道:“匡二相公,本来昨晚的火,你家也在内。不幸!”匡超人又把要借和尚庵住,和尚不肯的话,说了一遍。潘保正道:“师父,你不晓得,匡太公是我们村上驰名的忠诚人。何况这小二相公好个边幅,将来必然发财。你削发人与人便利,本身便利,权借一间屋与他住两天,他天然就搬了去。香钱我送与你。”和尚闻声保正老爹叮咛,不敢违拗,才请他一家出来,让出一间屋子来。匡超人把太公背进庵里去睡下。潘保正出去问候太公,太公谢了保正。和尚烧了一壶茶来与众位吃。保正回家去了。一会又送了些饭和菜来与他压惊。
不想这知县这一晚就在庄上住,下了第宅。心中感喟:“如许村落空中,夜深时分,另有人苦功读书,实为可敬!只不知此人是秀才是童生,何不传保正来问一问?”当下传了潘保正来,问道:“庄南头庙门旁那一家,夜里念文章的是个甚么人?”保正晓得就是匡家,悉把如此这般:“被火烧了,租在这里住。这念文章的是他第二个儿子匡迥,每日念到三四更鼓。不是个秀才,也不是个童生,只是个小本买卖人。”知县听罢惨淡,叮咛道:“我这里发一个帖子,你明日拿出去请安这匡迥,说我此时也不便约他来会,当今测验期近,叫他报名来招考。如果文章会做,我汲引他。”保正领命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