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三字经・百家姓・千字文・弟子规 > 第29章 弟子规(1)
【注释】
奉养父母要体贴用心,夏季酷寒时,为父母暖和被窝;夏天酷热时,帮父母把床铺扇凉。凌晨起来,问候父母晨安;早晨寝息,向父母说晚安。外出办事时,要奉告父母去那里;回家后也要劈面禀报,好让父母放心。平时的起居事情,不要随便窜改,以免父母担忧。
或饮食,或坐[1]走[2],父老先,幼者后。长呼[3]人,即代叫[4],人不在,己即到。
[1]骑:骑马。[2]乘:乘车。[3]过:走过。[4]犹:还,还要。[5]待:等候,这里指在原地等候。[6]百步余:约莫百余步。
父母呼喊,应及时承诺,答复不能迟缓;父母交代的事,当立即去做,不成迟延偷懒。父母的谆谆教诲,应当恭敬地聆听;父母的责备攻讦,该当谦虚接管。
父母呼,应勿缓[1],父母命,行勿懒[2]。父母教,须敬听,父母责[3],须顺承[4]。
[1]道:指遵行的品德原则。[2]睦:敦睦。[3]泯(mǐn):耗费,消逝。
父母有错误时,后代应规劝他们改正向善,规劝时态度诚心,细语柔声,和颜悦色。如果父母不听规劝,要耐烦等候,等父母情感好转或欢畅的时候持续再劝。如果父母仍然不接管,纵使抽泣也要哀告父母改过。如果父母活力责打后代,后代也豪无牢骚。
[1]疾:疾病。[2]侍:奉侍。[3]变:窜改,变动。[4]绝:戒绝,制止。
丧[1]尽礼[2],祭[3]尽诚,事[4]死者,如事生。
事情固然是小事,也不要私行做主。如果自作主张,就有失为人后代的本分。东西固然很小,也不成以擅自占为己有。如果擅自藏匿,父母一旦晓得必然很悲伤。
步安闲[1],立端方;揖深圆,拜恭敬。勿践阈[2],勿跛倚[3];勿箕踞[4],勿摇髀[5]。
【注释】
兄道[1]友,弟道恭,兄弟睦[2],孝在中。财物轻,怨何生,言语忍,忿自泯[3]。
【译文】
进[1]必趋[2],退[3]必迟[4];问起[5]对,视勿移[6]。
入则孝
[1]过:不对,错误。[2]更:改正,窜改。[3]入:采取。[4]号:大声抽泣。[5]挞(tà):鞭打。
[1]勿:不要,不成。[2]呼名:直呼姓名。[3]见:夸耀。[4]疾:跑,疾走。[5]揖:古时的拱手礼。[6]恭:恭敬。
[1]事:对待。[2]诸父:指伯父和叔父。[3]如:如同,像……一样。[4]诸兄:指本家的兄长,包含堂兄妹、表兄妹。
[1]坐:就坐。[2]走:行走,走路。[3]呼:呼唤,呼喊。[4]即代叫:就代为呼唤。
[1]立:站立,站着。[2]幼:长辈。[3]命:让,叮咛。[4]闻:闻声。
《弟子规》原名《训蒙文》,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。厥后,清朝的贾存仁对它又做了订正和改编,并将书名改成《弟子规》。“弟子”是指统统圣贤人的弟子,“规”字说文解字拆分为“夫、见”两字,意为大丈夫的观点。以《论语》中“学而篇”弟子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博爱众,而亲仁,行不足力,则以学文为中间。根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,教诲门生为人处世的标准,做到与典范同业为友。《弟子规》共有360句、1080个字,以简练的说话对儿童停止初期发蒙教诲,灌输儒家文明的精华,是教诲后辈养成忠诚家风的最好读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