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三字经・百家姓・千字文・弟子规 > 第9章 三字经(8)
【注释】
【解读】
【注释】
【解读】
【解读】
蚕吐丝,蜂酿[1]蜜,人不学,不如物。
【解读】
【注释】
【译文】
唐玄宗在位期间,有个叫刘晏的小孩子,才七岁就被推举为神童,做了卖力校订笔墨的官。
刘晏,字士安,自幼资质聪慧,才调横溢,名噪当时。八岁时唐玄宗封泰山因献《颂》,受封为太子正学,就是卖力校订笔墨的官。唐玄宗问他能正出多少字来,刘晏说凡《四书》《五经》都能正,只一个“朋”字正不了。这句话一名双关:起首,朋友的“朋”字都是往左撇的,有点歪;其次,当时朝廷里很多人朋比作奸,朋党各执一辞,天然公道不了。刘晏说没法正“朋”字,说的就是这个意义。
天然界付与万事万物以本能和特质,如狗能看家、鸡会报晓。那么我们人类作为万物之首,又该如何呢?人是有灵性的、有思惟才气的,天然付与人的任务当然是学习并把握各门知识,然后熟谙天然、办理天然。
刘晏年纪虽小,但已经仕进担负重担。要想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,只要勤奋尽力也能胜利。
莹[1]八岁,能咏[2]诗,泌[3]七岁,能赋棋。
蔡文姬平生运气盘曲,但她博学多才,家有浩繁藏书。曹操也特别爱书,在一次闲谈中,曹操表示很恋慕蔡文姬家中藏书。当蔡文姬说本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因战乱已丢失时,曹操深感遗憾。但蔡文姬又说她还能背出此中四百篇时,曹操又大喜过望。就如许,蔡文姬凭影象默写出四百篇文章,可见蔡文姬的才情。蔡文姬博学多艺,善赋诗与辨乐律,代表作有《胡笳十八拍》《悲忿诗》等。《悲忿诗》也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五言长篇叙事诗。在战乱时她被匈奴人掠走,后为曹操派使节接回。
【译文】
[1]立名声:立名于世。[2]显父母:使父母感到高傲。[3]裕于后:指恩泽先人。
【译文】北魏有个叫祖莹的人,八岁就能吟诗。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,七岁就能以“下棋”为题作诗赋。
刘晏长大后,历任刺史、太守、户部侍郎、吏部尚书等。在职期间办成三件大事:鼎新漕运、鼎新盐政、鼎新财务体系,为百姓做了很多功德,成为一代名流,被称为中国汗青上首要的理财专家。正所谓“成大计者,不成惜小费,凡事必为永久之虑”,表白他这小我办事极其有目光,成大事的人不能算面前小账,要有悠长的考虑。
勤有功,戏[1]无益,戒[2]之哉[3],宜竭力。
【注释】
【译文】
[1]尔:你们。[2]当自警:该当本身有警省。
中国老话说,“富不过三代”。做父母的再有钱,孩子从小每天锦衣玉食,消磨斗志,不思进取,又有甚么用呢?钱总有效完的时候,到时一无所长甚么也不会做,反倒害了他们。读书则不一样,书中自有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事理,这才是取之不竭、用之不尽的财产。
【解读】
[1]壮:成年。[2]行:行事,指实际。[3]致君:帮助君主,报效国度。[4]泽民:泽,恩泽。泽民指官为一方,惠泽百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