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译文】
共工之臣曰相柳氏,九首,以食于九山。相柳之所抵,厥①为泽溪。禹杀相柳,其血腥,不成以树五谷②种。禹厥之,三仞三沮,乃觉得众帝之台。在昆仑之北,柔利之东。相柳者,九首人面,蛇身而青。不敢北射,畏共工之台。台在其东。台四方,隅有一蛇,虎色,首冲南边。
一目国在钟山的东面,那边的人是在脸的中间长着一只眼睛。有人以为像浅显的人有手有脚。
【译文】
【注释】
①遗玉:据前人说是一种玉石,先由松枝在千年以后化为伏苓,再过千年以后化为虎魄,又过千年以后化为遗玉。②甘柤:传说中的一种树木,枝干是红色的,花是黄色的,叶子是红色的,果实是玄色的。
欧丝之野在反踵东,一女子跪据树①欧丝。
【译文】
【原文】
拘瘿国在禹所积石山的东面,那边的人常用一只手托着脖颈上的大肉瘤。有人以为拘瘿国叫作利(捋)瘿国。
【译文】
平丘在三棵桑树的东面。这里有遗玉、青马、视肉怪兽、杨柳树、甘柤树、甘华树,是各种果树发展的处所。在两座山相夹的一道山谷上,有两个大丘处于其间,叫作平丘。
【原文】
【注释】
【译文】
【原文】
【原文】
【译文】
【原文】
钟山之神,名曰烛阴,视为昼,瞑为夜,吹为冬,呼为夏,不饮,不食,不息,息为风。身长千里。在无启之东。其为物,人面,蛇身,红色,居钟山下。
务隅之山,帝颛顼①葬于阳,九嫔②葬于阴。一曰爰有熊、罴、文虎、离朱、久、视肉。
外洋自东北陬至西北陬者。
【原文】
【原文】
【原文】
①颛顼:传说中的上古帝王。②九嫔:指颛顼的九个妃嫔。
深目国在其东,为人深目,举一手。一曰,在共工台东。
①无启:无嗣。
天神共工的臣子叫相柳氏,有九个头,九个头别离在九座山上吃食品。相柳氏所震惊之处,便掘成池沼和溪谷。大禹杀死了相柳氏,他的血流过的处所收回腥臭味,不能莳植五谷。大禹挖填这处所,多次填满而多次陷落下去,因而大禹便把发掘出来的泥土为众帝修造了帝台。这帝台在昆仑山的北面,柔利国的东面。这个相柳氏,长着九个脑袋,人的面孔,蛇的身子并且浑身青色。射箭的人不敢向北方射,因为畏敬共工威灵地点的共工台。共工台在相柳的东面,台是四方形的,每个角上有一条蛇,身上的斑纹与老虎类似,头向着南边。
北方禺强①,人面鸟身,珥②两青蛇。践两青蛇。
范林周遭三百里,在三棵桑树的东面,它的上面被沙洲环抱着。
①洲:水中可居人或物的小块陆地。
【注释】
【原文】
【原文】
【译文】
【注释】
【原文】
聂耳国在无肠国的东面,那边的人使唤着两只花斑大虎,并且在行走时用手托着本身的大耳朵。聂耳国在海水环抱的孤岛上,以是能看到出入海水的各种怪物。有两只老虎在它的东面。
①瘿:因脖颈细胞增生而构成的囊状性赘生物,多肉质,比较大。②利:疑为捋之讹。
③甘华:传说中的一种树木,枝干都是红色的,花是黄色的。
【译文】
跂踵国在拘瘿国的东面,那边的人都身材高大,两只脚也非常大。有人以为跂踵国叫反踵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