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注释】
【注释】
【原文】
又东三百里,曰堂庭之山,多棪木①,多白猿,多水玉②,多黄金③。
①禺:长尾巴的猿。
又东三百五十里,曰箕尾之山,其尾踆①于东海,多沙石。汸水出焉,而南流注于淯,此中多白玉。
【译文】
【注释】
再向东三百里,是青丘山,山南阳面盛产玉石,山北阴面多出产青雘。山中有一种野兽,长得像狐狸却长着九条尾巴,呼啸的声音与婴儿哭泣类似,能吞食人;吃了它的肉就能令人不中妖邪毒气。山中另有一种禽鸟,长得像斑鸠,鸣叫的声音如同人在相互斥骂,名叫灌灌,把它的羽毛插在身上能令人不利诱。英水从这座山发源,然后向南流入即翼泽。泽中有很多赤,长得像浅显的鱼却有一副人的面孔,收回的声音如同鸳鸯鸟在叫,吃了它的肉就能令人不生疥疮。
【译文】
①蝮虫:传说中的一种植物,也叫反鼻虫,色彩如同红、白相间的绶带纹理,鼻子上长有针刺,大的一百多斤重。这里的虫是虺(huǐ),是上古的一种毒蛇,不是虫豸之虫。
再向东三百五十里,是箕尾山,山的尾端坐落于东海岸边,沙石很多。汸水从这座山发源,然后向南流入淯水,水中多产红色玉石。
【原文】
【注释】
【原文】
又东三百里,曰柢山,多水,无草木。有鱼焉,其状如牛,陵居,蛇尾有翼,其羽在①下,其音如留牛②,其名曰,冬死③而夏生,食之无肿疾。
③黄金:这里指黄色的沙金。
传说是帝尧的儿子丹朱所化的鸟。帝尧把天下让给帝舜,而丹朱和三苗国人结合起兵反对,帝尧便派兵打败了他们,丹朱感到惭愧,就自投南海淹死而化作鸟。
再向东三百五十里,是羽山,山下有很多水流,没有花草树木,有很多蝮蛇。
再向东四百里,是句余山,山上没有花草树木,但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。
①鬣:牲口项上刚硬的毛。②繇:通“徭”。
【译文】
【译文】
【译文】
【原文】
【译文】
又东四百里,曰句余之山,无草木,多金玉。
【注释】
又东三百五十里,曰羽山①,其下多水,其上多雨,无草木,多蝮虫。
又东四百里,曰亶爰之山,多水,无草木,不成以上。有兽焉,其状如狸而有髦①,其名曰类,自为雌雄②,食者不妒。
再向东四百里,是亶爰山,山间多流水,没有花草树木,不能攀登上去。山中有一种野兽,长得像野猫却长着像人一样的长头发,名叫类,一身具有雄雌两种性器官,吃了它的肉就会令人不产生妒忌心。
再向东三百四十里,是尧光山,山南阳面多产玉石,山北阴面多产金。山中有一种野兽,长得像人,却长有猪那样的鬣毛,夏季冬眠在洞窟中,名叫猾褢,叫声如同砍木头时收回的响声,哪个处所呈现猾褢,那边就会有沉重的徭役。
【注释】
再向东三百里,是基山,山南阳面盛产玉石,山北阴面有很多奇特的树木。山中有一种野兽,长得像羊,长着九条尾巴和四只耳朵,眼睛也长在背上,名叫猼,人穿戴上它的毛皮就不会产生惊骇心。山中另有一种禽鸟,长得像鸡,却长着三个脑袋、六只眼睛、六只脚、三只翅膀,名叫鹇鸺,吃了它的肉就会令人不感到打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