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史记 > 第120章 儒林列传

我的书架

弟子为博士者十馀人:孔安国至临淮太守,周霸至胶西内史,夏宽至城阳内史,砀鲁赐至东海太守,兰陵缪生至长沙内史,徐偃为胶西中尉,邹人阙门庆忌为胶东内史。其治官民皆有廉节,称其好学。学官弟子行虽不备,而至於大夫、郎中、掌故以百数。言诗虽殊,多本於申公。

韩生者,燕人也。孝文帝时为博士,景帝时为常山王太傅。韩生推诗之意而为表里传数万言,其语颇与齐鲁间殊,然其归一也。淮南贲生受之。自是以后,而燕赵间言诗者由韩生。韩生孙商为今上博士。

及高天子诛项籍,举兵围鲁,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,弦歌之音不断,难道贤人之遗化,好礼乐之国哉?故孔子在陈,曰“归与归与!吾党之小子狂简,斐然成章,不知以是裁之”。夫齐鲁之间於文学,自古以来,其本性也。故汉兴,然后诸儒始得脩其经蓺,讲习大射乡饮之礼。叔孙通作汉礼节,因为太常,诸生弟子共定者,咸为选首,於是喟然叹兴於学。然另有兵戈,安定四海,亦未暇遑庠序之事也。孝惠、吕后时,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。孝文时颇徵用,然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。及至孝景,不任儒者,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,故诸博士具官待问,未有进者。

瑕丘江生为穀梁春秋。自公孙弘得用,尝集比其义,卒用董仲舒。

窦太后好老子书,召辕固生问老子书。固曰:“此是家人言耳。”太后怒曰:“安得司空城旦书乎?”乃使固入圈刺豕。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,乃假固利兵,下圈刺豕,正中其心,一刺,豕应手而倒。太后沉默,无以复罪,罢之。居顷之,景帝以固为廉直,拜为清河王太傅。久之,病免。

自孔子卒后,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,大者为徒弟卿相,小者友教士大夫,或隐而不见。故子路居卫,子张居陈,澹台子羽居楚,子夏居西河,子贡终於齐。如田子方、段干木、吴起、禽滑釐之属,皆受业於子夏之伦,为王者师。是时独魏文侯好学。后陵迟乃至于始皇,天下并争於战国,懦术既绌焉,然齐鲁之间,学者独不废也。於威、宣之际,孟子、荀卿之列,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,以学显於当世。

仲舒弟子遂者:兰陵褚大,广川殷忠,温吕步舒。褚大至梁相。步舒至长史,持节使决淮南狱,於诸侯擅专断,不报,以春秋之义正之,天子皆觉得是。弟子通者,至於命大夫;为郎、谒者、掌故者以百数。而董仲舒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。

伏生教济南张生及欧阳生,欧阳生教千乘儿宽。儿宽既通尚书,以文学应郡举,诣博士受业,受业孔安国。儿宽贫无资用,常为弟子都养,实不时候行佣赁,以给衣食。行常带经,止息则诵习之。以试第次,补廷尉史。是时张汤方乡学,觉得奏谳掾,以古法议决疑大狱,而爱幸宽。宽为人温良,有廉智,矜持,而善著书、书奏,敏於文,口不能发明也。汤觉得父老,数奖饰之。及汤为御史大夫,以儿宽为掾,荐之天子。天子见问,说之。张汤身后六年,儿宽位至御史大夫。九年而以官卒。宽在三公位,以和良承意安闲得久,然无有所匡谏;於官,官属易之,不为极力。张生亦为博士。而伏生孙以治尚书徵,不能明也。

董仲舒为人廉直。是时方外攘四夷,公孙弘治春秋不如董仲舒,而弘希世用事,位至公卿。董仲舒以弘为从谀。弘疾之,乃言上曰:“独董仲舒可使相缪西王。”胶西王素闻董仲舒有行,亦善待之。董仲舒恐久开罪,疾免居家。至卒,终不治财产,以脩学著书为事。故汉兴至于五世之间,唯董仲舒名为明於春秋,其传公羊氏也。

推荐阅读: 逍遥驸马爷     假太监:从攻略后宫开始     明骑     西游之我在天庭996     我家影帝是奶爸     我的系统修炼生活     次元登录游戏     民间阴阳诡事录     契约新娘:总裁的有限宠妻     离婚后,高冷女总裁跪求复婚     收徒就变强,打造万古第一神宗     一笙遇你长相守    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