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首楞严经疏 > 第11章 (11)

我的书架

见必异明。杂则失彼性明名字。杂失明性。和明非义 表情分歧。能所殊体。故云必异。明见若杂。各失其义。明则非明。见亦非见。二义既失名字亦亡。如同微尘与水相和。但名泥团。不名尘水。明见既失将何名和。故云非义也 二略例余尘

例汝本日以目观见。江山国土及诸众生。皆是无始见病所成 国土众生依正二报。皆是妄念别离故有。若离于念。则无统统境地之相。华严云。众生妄别离有佛有天下。若了真法性。无佛无天下 二显真

彼暗与通及诸群塞。亦复如是 如文二破非合三。一总征

见与见缘似现前境。元我觉明 见之与境皆如空华本无统统。故云似现前境。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。故云元我觉明 二重释结酬二。一寄喻重释

若非见者云何见明。若即见者。云何见见 若此杂相不成见者。应亦不见明相。云何现见于明。若此杂相便可见者。杂中有见。应合见见 三互遍失其和义

彼暗与通及诸群塞。亦复如是 明相既尔余境亦然 二破合二。一总征

尔时世尊。怜愍阿难及诸大众。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 陀罗尼此云总持。然有一字多字无字之异。若指下文神咒。即多字也。若显实相妙理。即无字也。今此所明真觉妙心。是诸三昧妙修行门之基址。故若不通达而修行者。皆为邪僻。故指此法为通衢耳

若明和者。且汝观明。当明现前。那边杂见。见相可辩。杂何形像 明属前境。见属内心。齐那边所而论其杂。见之与相。目睹可辩。若其相杂。作何形像 二若见不见非理

然见眚者终无见咎 若知五影因眚故见。终不执影是实有体。既无所见。能见何立。故无见咎。此约喻释见无见也 二所喻表情二。一示妄

是故汝今见我及汝并诸人间十类众生。皆即见眚。非见眚者彼见真精。性非眚者。故不名见 别离相互生佛依正。皆属见妄。无见妄者说名真精。故此真精无境可见。故不名见。如前观灯有圆影者皆属于眚。见若无眚。说名净眼。此真净眼无影可见。故不名见。此则结詶前问见非是见也 二例条约分二。一举喻例法二。一能喻一多理齐

例阎浮提三千洲中。兼四大海。娑婆天下。并洎十方诸有漏国。及诸众生。同是觉明无漏妙心。见闻觉知虚妄病缘。和合妄生。和合妄死 从一众生。至十方众生。以少及多。若依若正。皆由不了一法界相。于无漏心忽起见妄。而分见闻觉知。觉得虚妄病缘。遂见统统不同境地。生之与死俱不离妄。故云和合。和合者不相离义也。故下文云。见闻如幻翳。三界若空华。起信亦云。三界虚假唯心所作。离心则无六尘境地 二息妄归真

阿难。汝虽先悟本觉妙明性非人缘非天然性。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反面合 前文叙云。诸和合相及反面合。心犹未开。故今牒也。然人缘。天然。和合。非和合。义虽无别。诠言有殊。故随其门一一遍破。以人间人说能证智是菩提心。假因仗缘和合而生。其所证理名为涅槃。不从人缘但了因所了。一贯偏执有为有为二性全别。不知如来常依二谛说法。遂成戏论。皆障一真法界。能所宛然。微细法执。故今破之 二别破疑情二。一破和合疑二。一指出疑情

推荐阅读: 火影之千叶传说     我是科技世界的大佬     末日游戏:我因太强被驱逐     修罗武魂     一吻定情,总裁的天价影后     绝色美女的透视狂仙     极品小店,上仙恕不招待     四合院:开局暴虐贾东旭,我截胡秦淮茹     规则怪谈:从诡异校园俘获校花开始     枭后     杂草的自我修养     术士的低语    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