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料拣诸圣四。一依尘显悟门六。一色境
能令众生持我名号。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。二人福德正等无异。世尊。我一名号与彼浩繁名号无异。由我修习得真圆通 反比福等。谓由自证划一理故。遂令他得划一福也。由我下结以是也 三结成
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。然后身心奥妙含容周遍法界 先出以是。观音所修从三慧入。是众行之底子也。佛佛演教皆以音声。机机贯穿尽由闻慧。那个出不由尸。何莫由斯道也。况能于声尘而亡所得。复根结而归真际。元明心妙。一多之境融通。本湛觉圆。相互之名划一。以统统身即一身故。云奥妙。含容一身即统统身。故云周遍法界。此即福等之以是也
迷妄有虚空。依空立天下。想澄成国土。知觉乃众生 天下初起。顽空先现。从妄图生。故云迷妄有也。以下文云。乃至虚空皆是妄图之所生起。依空立天下者。天下之体便是四轮。皆依空有。如前文云。觉明空昧。相待成摇。故有风轮执持天下等。妄图固结成外国土。妄心知觉成内众生。依正既彰。总名天下 二贴喻释成
九者熏闻离尘。色所不劫。能令统统多淫众生阔别贪欲 声尘既亡色境消歇。贪欲念虑拟从何生。故令众生阔别贪欲
沤灭空本无。况复诸三有 下文云。汝等一人发真归元。十方虚空悉皆销殒。云何空中统统国土而不震裂。良以妄元无本毕竟不生。故虚空如沤不灭而灭。三有如幻不无而无 二修证异同二。一理同业异
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。见闻觉知不能分开。成一圆融清净宝觉 此叙德本也。闻性本真非粗非妙。由绝待故。故云妙妙。非粗曰精离相曰遗。一根既返六根咸脱。故不分开成一宝觉。以下所现云
若诸众生。乐人修人。我现人身而为说法律其成绩。若诸非人无形无形有想无想。乐度其伦。我于彼前皆现其身。而为说法律其成绩 人身可贵。见佛受化。非天之着乐余之多苦。故乐修也。无形有色蕴。以下休咎夺目等。无形无色蕴。以下空散低沉等。有想有四蕴。以下鬼神精灵等。无想无四蕴。即下精力化为土木金石等。此上皆非人也。斯则形想杂类蠢物皆沾。必一其身。乘机即化 三结成
圣性无不通。顺逆皆便利。初心入三昧。迟速分歧伦 若贤人根性。或是已证圣性。若顺若逆。俱得入觉。更无浅深。初心入道。故须采拔取令速进。如上文云。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。皆得美满无上菩提。于此中间亦无好坏。但汝下劣。未能于中圆安闲慧。故我鼓吹。令汝但于一门深切
此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。如是乃至一百八首。千首万首。八万四千烁迦啰首。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。如是乃至一百八臂。千臂万臂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二。目三目四目九目。如是乃至一百八目。千目万目。八万四千清净宝目。或慈或威。或定或慧。救护众生得大安闲 首出众圣。法身也。臂能提接。化身也。目以导明。智身也。物无虚见。见必好处。故能救护 二恐惧众生
二十四恐惧。有难必济。有危必救。可骇获安总号恐惧。大悲为体 文三。一标举
二者由我闻思。脱出六尘。如声度垣不能为碍。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。其形其咒。能以恐惧施诸众生。是故十方微尘国土。皆名我为施恐惧者 由如幻力熏本等悲。故能一身现无量身。无量身现一身。十方微尘无刹不现。说一一咒。拔众忧?。恐惧众生得大安闲 三舍宝求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