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水经注 > 第25章 浊漳水(1)

我的书架

漳水又东北流,迳襄垣县故城南,王莽之上党亭。

又东北过屯留县南潞县北。

服从县东北流。

县在屯留东,不得先壶关而后屯留也。

漳水又东,迳磻阳城北,仓石水入焉。水出林虑县之仓石溪,东北迳鲁班门西,双阙昂藏,石壁霞举,摆布结石修防。崇基仍存,北迳偏桥东,即林虑之峤岭,抱犊固也。石磴西陛,陟踵修上,五里馀,崿路间断,四五丈中,以木为偏桥,劣得通行,亦言故有偏桥之名矣。自上犹须攀萝扪葛,方乃自津山顶,即庾衮眩坠处也。仓石溪水又北,合白木溪。溪水出壶关县东白木川,东迳百畮城北,盖同仇池百顷之称矣。又东,迳林虑县之石门谷,又注于苍溪水。苍溪水又北,迳磻阳城东,而北流注于漳水。漳水又东,迳葛公亭北而东注矣。

永率精兵拒战,阻河自固,垂阵台壁,一战破之,便是处也。漳水因而左合黄须水口。水出台壁西张讳岩下,世传岩赤则土离兵害,故恶其窜改无常,恒以石粉污之,令白,是以俗目之为张讳岩。其水南流迳台壁西,又南入于漳。

漳水东迳屯留县南,又屈迳其城东,东北流,有绛水注之。水西出谷远县东发鸠之谷,谓之为滥水也。东迳屯留县故城南,故留吁国也,潞氏之属。《春秋左传·襄公十八年》,晋人执孙蒯于纯留是也。其水东北流,入于漳。故桑钦云:绛水出屯留西南,东入海。漳水又东,冻水注之。水出西发鸠山,东迳余吾县故城南。汉光武建武六年封景丹子尚为侯国。冻水又东,迳屯留县故城北。《竹书编年》:梁惠成王元年,韩共侯、赵成侯迁晋桓公于屯留。《史记》赵肃侯夺晋君端氏而徙居之,此矣。其水又东流,注于漳。故许慎曰:水解缆鸠山入河,从水,东声也。

漳水又东北,历望夫山,山之南有石人,伫于山上,状有怀于云表,因以名焉。有涅水,出覆甑山,而东流与西汤溪水合。水出涅县西山汤谷,五泉俱会,谓之五会之泉。又东南流,谓之西汤水。又东南流,注涅水,又东迳涅县故城南,县氏涅水也。东与白鸡水合,水出县之西山,东迳其县北,东南流入涅水。涅水又东南,武乡水会焉。水源出武山,西南迳武乡县故城西,而南出得清谷口。水源出东北长山清谷,西南与鞸鞈、白壁二水合,南入武乡水,又南得黄水口,黄水三源,同注一壑,东南流,与隐室水合。水源西北出隐室山,东南注黄水,又东入武乡水,武乡水又东南,注于涅水,涅水又东南流,注于漳水。

汉武帝元朔二年,封赵敬肃王子刘仁为侯国。其水又东北入於漳。昔魏文侯以西门豹为邺令也,引漳以溉邺,民赖其用。厥后至魏襄王,以史起为邺令,又堰漳水以灌邺田,咸成沃壤,百姓歌之。魏武王又堨漳水,回流东注。号天井堰。

左则阳泉水注之,右则散盖水入焉。三源同出一山,但以南北为别耳。

又考《汉书》同,是知曲周旧县,非始孝武。啸父冀州人,在县市补履数十年,人奇其不老,求其术而不能得也。

应劭曰:其国斥卤,故曰斥漳。汉献帝建安十八年,魏太祖凿渠,引漳水东入清、洹,以通河漕,名曰利漕渠。漳津故渎水旧断,溪东北出,涓流濗注罢了。《尚书》所谓覃怀底绩,至于衡漳者也。孔安国曰:衡,横也,言漳水横流也。又东北迳平恩县故城西。应劭曰:县故馆陶之别乡,汉宣帝地节三年置,以封后父许伯为侯国,王莽更曰延平也。

推荐阅读: 席卷天下     情逢对手     穿越自带神攻略     有花堪折:压寨夫君是祸水     氪金进化     西游任我行     遗留传世     宅男谋天下     凰途风华录     三国司马孔明     (修真)临川观花     (血族)右眼下的彼岸花    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