败屩①聚道
【译文】
辛螫①之木
永嘉五年,枹罕令严根婢,产一龙,一女,一鹅。京房《易传》曰:“人生他物,非人所见者,皆为天下大兵。”时帝承惠帝以后,四海沸腾,寻而陷于平阳,为逆胡所害。
【译文】
无颜帢
③哂(shěn):耻笑、嘲笑。
①屩(juē):草鞋。
晋惠帝元康、太安年间,长江、淮河道域,有褴褛的草鞋本身会聚在门路上,多的时候,有四五十双。人们偶然候把它们收捡起来,散扔在树林草丛中,第二天去看,又都规复成了本来的模样。有人说是:“瞥见有野猫把它们衔来堆积在一起的。”社会上有流言说:“草鞋是卑贱的人穿的,它劳苦受辱,是布衣百姓的意味。褴褛,是颓废困乏的意味。门路,是大地的纹理,四方交通的仰仗,皇上的号令需求有门路传达。现在褴褛草鞋堆积在门路上,是意味布衣百姓颓废困苦,将要堆积造反,断绝四方交通,堵塞王命上传下达。”
【注释】
旧为羽扇柄者,刻木象其骨形,列羽用十,取全数也。初,王敦南征,始改生长柄,下出,可捉,而减其羽,用八。识者尤之曰:“夫羽扇,翼之名也。创为长柄,将执其柄以制其羽翼也。改十为八,将未备夺已备也。此殆敦之擅权,以制朝廷之柄,又将以无德之材,欲窃非据也。”
绛囊①缚紒②
①绛囊:红色袋子。
晋元帝太兴年间,兵士用红色袋子束发髻。有见地的人说:“发髻在头上属乾,是表示为君之道的意义。袋子属坤,是表示为臣之道的意义。现在用红色袋子扎束发髻,是臣道侵犯君道的意味。做衣服,上面的带子很短,只能系到胳肢窝;戴帽子,又用带子系在脖子下。这是臣下逼迫君上,导致君上没有容身之所的意味。做裤子,用直幅布制作裤口,不加收束,这是臣下要做大的意味。”不久王敦谋反,两次攻打都城。
昔魏武军中无端作白帢,此缟素①凶丧之征也。初,横缝其前以别后,名之曰“颜帢”,传行之。至永嘉之间,稍去其缝,名“无颜帢”。而妇人束发,其缓弥甚,紒之坚不能自主,发被于额,目出罢了。无颜者,愧之言也。覆额者,惭之貌也。其缓弥甚者,言天下亡礼与义,放纵情性,及其终究,至于大耻也。厥后二年,永嘉之乱,四海分崩,下人悲难,无颜以生焉。
【注释】
【译文】
畴前魏武帝曹操的军队中,无缘无端缝制白帽子,这是红色丧服是恶兆的意味。开初,在帽子的前面缝一块布,与前面相辨别,称作“颜帢”,传令在官方加以推行。到永嘉年间,逐步裁去缝在前面的布,称为“无颜帢”。妇女束头发,越来越败坏,束的发髻不能立起来,头发披垂在额头上,只暴露眼睛。所谓无颜,是说忸捏。头发覆挡住额头,这是忸捏的模样。束头发更加败坏,是说天下没有了礼和义,人们放纵脾气到了顶点,形成极大的热诚。那今后两年,发作永嘉之乱,国度分裂,百姓哀痛痛苦,没有脸面再活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