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只好走出去,在太前面前见礼。
太后闻言,这才面色稍解,少顷,却对大长公主道,“我记得你说过元初有个侍婢,方士特寻来为他消灾解难,可有其事?”
“甚是喜好,多谢表公子。”我至心实意地说。
“子浩怎还不来,”沈太后问沈贵妃,“他去了那边?”
青玄每日东风对劲,走路都带着笑。
沈延赔笑:“侄儿也不知是这般险情,且逸之元初也是一片报效之心,岂有禁止之理?”
我盯着它看了一会,少顷,还是决定将衣裳取出来,走到镜前。比了一下,是非宽窄恰是合适。
“早知去河西还要真上疆场,就不该由着你们去。”沈太后叹口气,对沈延抱怨道,“都是你起的头,朝廷出征是朝廷的事,何必将逸之也送去?还带得元初跟着,拦也拦不住。”
桓瓖却愈发来劲:“给我也好。我院中的若霞也甚好,和顺体贴识文能歌,只是不会问卜。我本日就将她送来,与你互换。”
夜里,我侍营私子入寝以后,回到侧室的配房里。
只见内里非金非银,只要锦缎轻纱,精美而鲜丽,清楚是一套女装衣裙,
公子和沈冲建功受封,灿烂门楣,桓氏和沈氏自是大喜。除了在府中大宴来宾,两家还挑了谷旦,一道入宫去见太后。
我答道:“奴婢恰是。”
“你的人你自留用,有甚好换。”公子嗤道,说罢,不睬他,对我道,“既是逸之美意,你收下便是。”
说者偶然,我却心头一荡。
沈贵妃忙道:“太后所言极是。”
镜中的人长着一张熟谙的脸,模样却全然陌生,教我感到别致。
桓瓖兴趣缺缺,忽而转向沈冲,道:“你在遮胡关时,不是说要赏霓生么?犒赏安在?”
内心想着,我将脱下男装,将衣裙穿上。出乎料想,非常都雅。衣裙光彩高雅,不花梢,配饰可繁可简,即便我的脖子上只要一颗玉珠,也涓滴不悖。
我哂然。
我与公子提及这些的时候,他无甚兴趣。实在,他仿佛对后续的各路动静都非常冷酷,也很少见客。返来以后,他每日待在院子里,将战事的各处细节梳理,找来各式兵法细心揣摩,还让人在院中安插沙盘,重新推演。
沈太后年近七十,说话缓声缓语,头发皆白。大长公主五十多岁,与太后有几分类似,保养光亮的脸上画着时髦的细眉。
这是近年来独一一场不是诸侯王打赢的大捷,天子明显正视非常,大加嘉奖,荀尚除了封为太子太傅,还加封食邑两千户,册封亦从秣陵侯改成了东海郡公。
“那又如何?”沈冲道,“她本是女子,若非那日她穿女装,我几近都忘了此事。”说罢,他转向我,问,“喜好么?”
就连青玄那样的怂人,骑两天马就求我去跟公子讨情想坐车,看到死人就严峻得早晨睡不着觉,最后大战也跟着桓瓖缩在遮胡关,返来以后,也成了豪杰。他每次出到院子外,都有小婢偷瞄,另有大胆的来缠着他讲故事。
公子和沈冲也因建功得了爵位,不过比荀凯低些。公子封为万寿亭侯,沈冲得封虞阳亭侯,桓瓖得封西江亭侯。沈冲从本来的国子学助教拔擢为太子冼马,到东宫到差;而公子和桓瓖未曾入仕,此番被正式征召入朝。虽是初封,但二人官职皆不低,公子当上了议郎,桓瓖当上了殿中的中郎,都是天子身边的近侍之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