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天下诸侯一锅烹 > 第一章 有个傻子

我的书架

安国,敢怒而不敢言。

老巫官先是向安君施了一礼,接着又朝着卿、大夫们揖了一揖,便老神在在的捧着拐杖而立。

便在这时,老巫官柱着蛇头拐杖在一名宫人的搀扶下,潺潺危危的走了过来。

安君脸上红一阵、白一阵,半晌,叹了口气,说道:“商道开僻不易,仁厚该当取信。我意已决,便换粮铁于代国,滋其度过危急。”说完,踞坐的身形仿佛矮了一截。

景泰二十年春,安国都城少台,文修院。

“唉……”

花着花落,潮涨云起,一年又一年。

老巫官避了避,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,恭声道:“君上多虑了,虽说宋姬聪明异于凡人,但小侯子确切是傻,这事做不得假。”

阳光洒在青石阶上,将安君的影子拉得又斜又长,像极了老巫官手中的蛇头拐杖。老巫官走在安君的影子里,轻声说道:“君上,小侯子一如既往,连宇宙与梦境也分不清,前些日子的谎言不敷为信。”

老巫官稳了稳神,捧着蛇头拐杖,朝着阶顶的安君深深一揖:“回禀君上,不日,燕国的侯子便会来到少台游学,按礼,我安国如有适龄侯子,也当前去燕国游学。可我安国的适龄侯子,现在唯有……”言止于口,脸上暴露难色。

此时,上卿孟于溪正向安君禀报着国事:“回禀君上,春祭已毕,春耕已起。承昊天之意,举国以内,阡陌当中,莫不为兴国事而躬耕。各侯田,各封地,一概如是……”

伐杞之战,宋国得了杞国三座城池,安国却只得了三十里荒地,不但如此还孤悬于外,与安国本土隔着一条河与一个小召国。那边紧临着杞山与东海,山中多盗贼,海中有海贼,以安国现在的国力,固然吃下来了,却难吞进肚子里,只能遵还是例,束之高阁。这类隔国分地的手腕,宋蛮子已经干了不是一回两回。

老巫官精力还好,体力却大不如前,在安君身后追得扑爬滚打,几乎一个出错滚下石阶,幸亏被身边宫人一把给拉住,不然,这老而不死的老巫宫怕是就此交代了。

老巫官颤声道:“如果燕国不避愚傻,当真……”

真是春来不是读书天呀。

宫城的望城台上有座四角凉亭,与城外望渊山上的望渊亭凹凸对望,安君与几位卿、大夫坐在此中。安君坐北面南,卿、大夫们摆布列席。安国共有上中下三卿,六御上、中、下大夫。

“代国有甚么好游学的……”安君在内心嘀咕了下,沉声道:“粮铁乃国之底子,代国俄然起价也非仁厚之举,再说,如果此时换粮铁给代国,导致齐侯曲解……”

老巫官虽未瞥见国君的神采窜改,但却揣摩到了一二,跟在安君的身后,摸索道:“君上,小侯子年已十一岁,却身居宫外,此举终是不当,莫若召到身前?”

现在,满脸庄严的巫官俄然站起家来,捧着竹简走到院角,指着一名春秋最大的男孩:“侯子请答,何为不知其始之所至?”

“何为不知其始之所至?”

少台城仿朝歌城而建,城中心是祭奠台,宫城环抱着祭坛呈圆形,宫外是卿、大夫的官邸,再外便是居于都城的士族宅院,最外圈是布衣与商贾,以及各种商肆。

安君意兴澜珊的起家,众卿、大夫纷繁施礼。

阳光穿廊投影,斜斜的射在四方院落中,在那老槐树下端端方正的跪坐着一群小孩,正在点头晃脑的读书,大的约模十来岁,小的只要三四岁,他们都是安国的侯族后辈,年及三岁便需在文修院跟从巫官一起修文、学史。待到八岁,如果国君的儿子则要分开文修院,前去与安邦交好的诸侯国做质子,此举,又称侯子游学。

推荐阅读: 我跟天庭抢红包     无上真魔     鬼眼宝妻:阎少,亲一亲     好辰光     冥妻:阎君在下     重生隐婚:冷情慕少,宠上瘾     绝世邪医     农女要翻天:捡个将军来种田     二婚盛宠:总裁疼入骨     打败魔王的我,只好自己当魔王了     种周     洪荒之大觉醒    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