绳绳兮不成名,复归于无物。
玄牝之门,是谓六合根。绵绵若存,用之不勤。
飂兮若无止。
大道废,有仁义﹔聪明出,有大伪﹔
信不敷焉,有不信焉。
澹兮其若海﹔
知其雄,守其雌,为天下溪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三十二章
俗人昭昭,我独昏昏。
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
是以贤人有为,故无败﹔
澹兮其若海﹔
知名六合之始﹔驰名万物之母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十四章
为天下谷,常德乃足。
衣养万物而不为主。常无欲可名于小﹔
不自见,故明﹔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三十章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二十二章
何谓贵大患若身。
故能成其私。
何如万乘之主,而以身轻天下。
明白四达,能无知乎。
故有之觉得利,无之觉得用。
实其腹,
以其终不自为大,故能成其大。
同于失者,失亦乐得之。
何谓宠辱若惊。
载营魄抱一,能无离乎。
六亲反面,有孝慈﹔国度昏乱,有忠臣。
涤除玄鉴,能无疵乎。
世人皆不足,而我独若遗。我愚人之心也哉。
老子:「品德經」:第二章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十三章
三十辐,共一毂,当其无,有车之用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八章
重为轻根,静为躁君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十五章
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
故常无,欲以观其妙﹔常有,欲以观其徼。
万物归焉而不为主,可名为大。
六合以是能长且久者,
是以贤人有为,故无败﹔
朴虽小,天下莫能臣。
不自见,故明﹔
是以贤人有为,故无败﹔
物或恶之,故有道者不处。
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
能知古始,是谓道纪。
老子:「品德經」:第二十四章
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
是以君子整天行不离辎重。
不见可欲,使民气稳定。
自今及古,其名不去,以阅众甫。
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
为有为,则无不治。
道常知名。
贤人用之,则为官长,故大制不割。
窈兮冥兮,此中有精﹔其精甚真,此中有信。
孰为此者。
天下神器,不成为也,不成执也。
常使民无知无欲。
物或恶之,故有道者不处。
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是非相形,
听之不闻,名曰希﹔
杀人之众,以哀思泣之,克服以丧礼处之。
虚其心,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四章
古之所谓「曲则全」者,岂虚言哉。
吉事尚左,丧事尚右。
周行而不殆,可觉得六合母。
同于失者,失亦乐得之。
虽智大迷,是谓要妙。
信不敷焉,有不信焉。
听之不闻,名曰希﹔
孰能浊以静之徐清。
吾何故知众甫之状哉。以此。
窈兮冥兮,此中有精﹔其精甚真,此中有信。
此三者觉得文,不敷。
不贵其师,不爱其资,
为天下谷,常德乃足。
胜而不美,而美之者,是乐杀人。
故善人者,不善人之师﹔
六合相合,以降甘露,民莫之令而自均。
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,功成而不有。
其上不皦,其下不昧。
虽智大迷,是谓要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