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下神器,不成为也,不成执也。
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﹔
明白四达,能无知乎。
听之不闻,名曰希﹔
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﹔
善结无绳约而不成解。
能知古始,是谓道纪。
故处置于道者,同于道﹔
窈兮冥兮,此中有精﹔其精甚真,此中有信。
荒兮,其未央哉。
自今及古,其名不去,以阅众甫。
虽智大迷,是谓要妙。
复归於朴,朴散则为器。
复命曰常,知常曰明。
多言数穷,不如守中。
六合以是能长且久者,
强其骨。
复归於朴,朴散则为器。
太上,不知有之﹔
能知古始,是谓道纪。
夫亦将知止,知止能够不殆。
我独泊兮,其未兆﹔
吾不知其名,强字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。
信不敷焉,有不信焉。
同于失者,失亦乐得之。
六合。六合尚不能久,而况于人乎。
重为轻根,静为躁君。
埏埴觉得器,当其无,有器之用。
夫唯不盈,故能蔽而新成。
天长地久。
复归於朴,朴散则为器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五章
沌沌兮,如婴儿之未孩﹔
夫唯不盈,故能蔽而新成。
道冲,而用之或不盈。
三十辐,共一毂,当其无,有车之用。
世人皆有以,而我独顽且鄙。
夫唯不盈,故能蔽而新成。
沌沌兮,如婴儿之未孩﹔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二十五章
世人熙熙,如享太牢,如春登台。
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
兵者不祥之器,非君子之器,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七章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三章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十八章
故常无,欲以观其妙﹔常有,欲以观其徼。
专气致柔,能如婴儿乎。
满足者富。
敝则新,少则得,多则惑。
不自伐,故有功﹔
埏埴觉得器,当其无,有器之用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三十四章
非以其忘我邪。
敦兮其若朴﹔
胜而不美,而美之者,是乐杀人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三十三章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二十一章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二十七章
孰能浊以静之徐清。
敦兮其若朴﹔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二十章
窈兮冥兮,此中有精﹔其精甚真,此中有信。
其上不皦,其下不昧。
我独异于人,而贵食母。
自伐者无功﹔自矜者不长。
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﹔
听之不闻,名曰希﹔
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
敦兮其若朴﹔
其次,畏之﹔
始制驰名,名亦既有,
恒也。是以贤人处有为之事,
强行者有志。
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
常善救物,故无弃物。
故贵以身为天下,若可寄天下﹔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十一章
不自矜,故长。
善结无绳约而不成解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三十三章
悠兮其贵言。
以其终不自为大,故能成其大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二十章
企者不立﹔跨者不可﹔
专气致柔,能如婴儿乎。
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十四章
夫物或行或随﹔或嘘或吹﹔
使夫智者不敢为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