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多伎巧,奇物滋起﹔
是以圣报酬腹不为目,故去彼取此。
敦兮其若朴﹔
惚兮恍兮,此中有象﹔恍兮惚兮,此中有物。
夫唯不盈,故能蔽而新成。
朴虽小,天下莫能臣。
老子:「品德經」:第六十五章
自伐者无功﹔自矜者不长。
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
孰为此者。
为有为,事无事,味有趣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十二章
此三者觉得文,不敷。
不见可欲,使民气稳定。
混兮其若浊﹔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十九章
天乃道,道乃久,没身不殆。
专气致柔,能如婴儿乎。
荒兮,其未央哉。
我独泊兮,其未兆﹔
世人皆不足,而我独若遗。我愚人之心也哉。
其脆易泮,其微易散。
化而欲作,吾将镇之以知名之朴。
不出户,知天下﹔不窥牖,见天道。
长之育之﹔成之熟之﹔养之覆之。
是以贤人犹难之,故终无难矣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二十七章
天门开阖,能为雌乎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十二章
澹兮其若海﹔
是以贤人去甚,去奢,去泰。
强行者有志。
失仁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。
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﹔
混兮其若浊﹔
乐与饵,过客止。
早服谓之重积善﹔重积善则无不克﹔
为有为,则无不治。
及吾无身,吾有何患。
同于德者,德亦乐得之﹔
实其腹,
曲则全,枉则直,洼则盈,
大道废,有仁义﹔聪明出,有大伪﹔
物或恶之,故有道者不处。
将欲废之,必故兴之﹔将欲取之,必故与之。
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。
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觉得和。
涤除玄鉴,能无疵乎。
儽儽兮,若无所归。
知名之朴,夫亦将不欲。
为有为,事无事,味有趣。
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
为有为,则无不治。
强其骨。
六合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﹔贤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
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﹔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十三章
万物归焉而不为主,可名为大。
故满足不辱,知止不殆,能够悠长。
人多利器,国度滋昏﹔
是以贤人不可而知,不见而明,不为而成。
爱国治民,能有为乎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二十一章
轻则失根,躁则失君。
无执,故无失。
知其荣,守其辱,为天下谷。
老子:「品德經」:第二章
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四章
故常无,欲以观其妙﹔常有,欲以观其徼。
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
大道甚夷,而人好径。
故常无,欲以观其妙﹔常有,欲以观其徼。
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三十四章
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﹔
功遂身退,天之道也。
天长地久。
唯之与阿,相去多少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十六章
大邦不过欲兼畜人,小邦不过欲入事人。
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
善数不消筹策﹔善闭无关楗而不成开,
其次,畏之﹔
何谓贵大患若身。
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
俗人昭昭,我独昏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