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乃全,全乃天,
强行者有志。
夫物芸芸,各复归其根。
不曰:求以得,有罪以免邪。故为天下贵。
牝常以静胜牡,以静为下。
不知常,妄作凶。
知常容,容乃公,
混兮其若浊﹔
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
及吾无身,吾有何患。
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是非相形,
人多伎巧,奇物滋起﹔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十四章
此三者不成致诘,故混而为一。
是以贤人犹难之,故终无难矣。
祸莫大于不满足﹔咎莫大于欲得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三章
此非以贱为本邪。非乎。故致誉无誉。
行不言之教﹔万物作而弗始,
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
为学日趋,为道日损。
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是非相形,
功遂身退,天之道也。
高低相盈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
吾以是有大患者,为吾有身,
万物无以生,将恐灭﹔
夫物芸芸,各复归其根。
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。
百姓皆注其耳目,贤人皆孩之。
不自伐,故有功﹔
故贵以身为天下,若可寄天下﹔
挫其锐,解其纷。
譬道之在天下,犹川谷之于江海。
我独泊兮,其未兆﹔
犹兮若畏四邻﹔
物壮则老,谓之不道,不道早已。
常使民无知无欲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八章
知其雄,守其雌,为天下溪。
修之于乡,其德乃长﹔
道之为物,惟恍惟惚。
惚兮恍兮,此中有象﹔恍兮惚兮,此中有物。
其次,畏之﹔
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
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
豫兮若冬涉川﹔
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五章
迎之不见其首,随之不见厥后。
是以贤人终不为大,故能成其大。
朴虽小,天下莫能臣。
希言天然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三十三章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五章
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。
常使民无知无欲。
处世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五十八章
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三章
自今及古,其名不去,以阅众甫。
是以贤人去甚,去奢,去泰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十二章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五十二章
是以贤人有为,故无败﹔
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。
以其终不自为大,故能成其大。
谷得一以生﹔
贤人用之,则为官长,故大制不割。
长而不宰。是谓玄德。
知名六合之始﹔驰名万物之母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九章
古之所谓「曲则全」者,岂虚言哉。
为有为,事无事,味有趣。
偏将军居左,大将军居右,言以丧礼处之。
知常容,容乃公,
夫唯啬,是谓早服﹔
慎终如始,则无败露。
不自是,故彰﹔
知常曰「明」。
为有为,则无不治。
玄牝之门,是谓六合根。绵绵若存,用之不勤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四十七章
老子:「品德經」:第六十五章
将欲取天下而为之,吾见其不得已。
窈兮冥兮,此中有精﹔其精甚真,此中有信。
知和曰「常」,